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

ID:5607998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于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是不一定能进行量化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单位(限整厘米和整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适当的单位

2、表示物体的长度。4.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5.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积累度量活动的经验。教学课时:5课时1.(例1、例2、例3)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1课时2.(例4、例5)认识米、用米测量…………………………………………1课时3.(例6、例7)线段…………………………………………………………1课时4.(例8)解决问题……………………………………………………………1课时5.(练习)整理与复习………………………………………………………1课

3、时第一课时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步:活动中体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并让学生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Ø教学时可以自选工具测量或用书上的情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认识一拃;对学生来说,学生与学生一拃区别不大,就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一拃产生矛盾冲突)Ø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二步:认识1厘米Ø在尺子上找1厘米。认识1厘米的长度。首先是刻度0~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Ø比划出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可以的话教师可以事先剪好一些1厘米长吸管供比划用)Ø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对照尺子想一想,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要

4、注意适时提炼概括,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尺子上的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3第三步:找几厘米。Ø在尺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Ø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生: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几格就是几厘米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得几就是几厘米。……认识厘米教学需注意:★多媒体的合理使用。★有的尺子写厘米,有的写cm。第四步:用直尺量长度。操作方法应该是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和总结出来的:把直尺的“0”刻度线和纸条的一端对齐,直尺沿着纸条平放,纸条的另一端刚好和直尺的“5”刻度线对齐,这张纸条的长度是5

5、个1厘米,就是5厘米。在教学开始,教师可以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通过提问:要测量这块大石头有多宽,人们该怎么测量呢?并通过课件演示古时候人们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测量长度必要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表示“一扎”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提问“量的都是相同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从而,自然让学生感受到测量必须要统一长度单位,进而就引出了厘米尺。老师可以从刻度线,数字,尺上的标注这3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尺,学生会发现厘米尺是有一条一条刻度线的,他的上面有0,1,2,3…这么数字,并

6、且在上面标有“厘米或“cm”,进而再引出“厘米”揭题。首先让学生来认识1cm,可以让孩子在尺子上找一找一cm,并建立一厘米的直观表象,这里要注意通过观察、同桌相互比画、比较、测量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cm的长度表象,为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知道食指宽约1cm,田字格宽约1cm,图钉长约1cm。认识一厘米后,接着就是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了。例3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的长度时,让学生知道测量物体的方法,要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在具体方法指导2过程中,还是要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从而领会为什么测量时,

7、尺的刻度0要语物体的左端对齐。3例4认识米,可以开门见山,由冲突引入米,认识米尺。教材通过黑板长度的测量,发现黑板太长,用厘米尺测量比较麻烦,很自然就引出了米尺。让学生体会到厘米尺一般是用于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之后,与认识cm一样,通过观察米尺、比画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对1米的实际表象。同样的,活动形式还是要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大约一米的十五,测量多种实物的长度等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米的认识。并知道1米=100厘米。Ø米和厘米的认识,不仅要掌握它们的换算关系。更重要的是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