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55050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0
《导学析练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学、析、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宜城市砖庙中学屈雪涛导学析练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蕴涵着崭新的教学论思想,具有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当今时代,“教会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导学析练教学模式正是这一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学校学习不过是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既需要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结论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形成学生能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导学析练教学模式注
2、重的恰恰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它以学法指导为主要连接点,而学法指导的实质就在于引导、启迪,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将“学”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 导学析练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各科教学中,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实际应用中,我感觉有以下优点: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课本内容讲
3、准确,如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高明一点的再追求把课讲得精彩生动一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这就是过去我们教师总自我陶醉,自认为讲得还行,学生却无动于衷,反应漠然的原因所在。 “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则以“学生为中心”,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并在同行教师中广泛探讨征求意见之后才拿到课堂上实施。因此,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分析预测课上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等,效果自然不一样。与过去传统课相比,上学案导学课时学生普遍兴趣高昂,积极参与,
4、以前不爱发言的一些学生也要举手了,课堂气氛变得很轻松愉快!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导学析练”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在互助探究环节,分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答疑、快速抢答等方式则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在巩固训练环节,则让学生的快速做题能力得到极好的锻炼。在当堂反思环节,又能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传统教学法是“以教为中
5、心”,忽视了学生内因的作用。导学析练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生学习内因的激发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此,我们首先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内部要素和结构。学生的学习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等三个方面的要素组成的,其主体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自身素质;客体要素是指学习者吸取信息的信息源;中介要素是指学习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如语言符号、技术工具等。其次,我们要研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性、创造性和互补性,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客观依据。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以“学”为本,为“
6、学”服务。四、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得到反馈进行信息反馈,对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的的矫正和补救,是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当堂达标的有效手段。心理学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元认知”。传统学习理论主要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到了什么和如何去认知,而元认知则是对学习认知活动的认知。它要求学习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所要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取的学习策略与方法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学习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导学析练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及
7、时反馈,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导学析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在学习了南营中学的先进经验后发现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能将自己所学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教学过程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各个教学环节轻重和时间不能准确把握,引导学生学习欠缺方法,对教学模式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清。二、导学案的编写还没有做到真正的集思广益。备课时集体研讨力度还不够。三、对学习小组的建设认识不到位。教师只要求小组内在学习上平等互助、分工协作。忽略了小组的物质文化
8、和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四、.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有包办代替学生学习的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不敢于放手,欠缺有效的引领,没有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学互学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五、教师不能把评和批有效的结合,不能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过程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