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37182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3
《语文(心得)之辞以阅而发,情因读而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论文之辞以阅而发,情因读而生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笔者从古人的文学理论“意境说”得到灵感,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正在探索一条“阅读情境——阅读留白——阅读画面”的通过阅读培养写作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训练 阅读 想象 近两年,在帮助教研室分析梳理近几年中考作文的过程中,诚然,每年都能发现一些上佳之作,但许多同行都身有同感的指出,学生作文情感淡漠已成一大流弊,是很多考生作文的硬伤。笔者对此深以为然。中学生在作
2、文中叙事呆板,抒情苍白,总是不能有效营造情境,这其实反映了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弊病。 由于前几年流行话题作文,上作文课时,老师们往往给出一个作文,稍加分析引导,便抛出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让学生象应用公式一般套用现成的材料和模式,导致作文感情干涩,语言干巴,内容干枯。 而近年话题作文趋势减弱,许多老师无所适从,反应快的一些老师则变话题为命题,依旧要求学生应用作文公式,套用现成材料。进而使得学生视作文为洪水猛兽,一听上作文课就皱眉生出厌恶之情。 这种做法实际上割裂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对“写作”概念及内涵的诠释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
3、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家余秋雨先生说得更为直接:“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说实在的,个体生命存在于社会之中是离不开表达和沟通的,而作文便是这种表达、沟通的书面方式。叶圣陶老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决不是纯技巧的训练。 基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行之有效呢?笔者从古人的文学理论“意境说”得到灵感,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正在初步探索一条“阅读情境——阅读留白——阅读画面”的通过阅读进行作文教学的路子。 这种作文教学就是根据利用阅
4、读教学,但又不限于阅读文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作文教学目标,创设出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触及到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和信息,启发想象,写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 一、阅读情境,诱发体验 布鲁纳认为,学习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产生,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因此,教学应当创设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而在心理学中,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那么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足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激起学生的极大
5、兴趣,充分展开想象和思维,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构思和作文。情境在激发人的情感兴趣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为作文教学而创设的情境,要能够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一种场合、一种氛围,一种状态。 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越来越多的失去“自我”,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素材可写,也就是说,缺少亲身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素材”,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在阅读过程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一种场合、一种氛围,一种状态,以引起他们情感波动,使之变成一种强化的信息刺激,成为他们感知的表象,然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表情达意的愿望
6、和构思作文的灵感。 我在上七年级下课文《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在和学生探讨文中的人物、主题之后,学生对斯科特有了很多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这样的情境下,我顺势要求学生写一首词,词牌名《如梦令》。并且告诉他们《如梦令》的格式,学生一片哗然,同时兴致勃勃,第二天就交上了许多作品: (留艇艇)想起南极日暮/饥饿还赶雪路/伙伴也先去/自己仍要挺住/挺住挺住/也许会有出路。 (金渊博)一队人员独入/寒风直冲双目/错过些路途/走向死亡深处/急促,急促/深雪英雄无数。 (洪宛蔚)目远见足痕乱/路走险途心寒/旅伴互帮忙/信未到心慌乱/悲惨,悲惨/路径险心高尚。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位学生
7、,平时是很怕作文,可是阅读情境,让他们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因此,我想,只要使学生通过阅读进入某一种实际情境,或接触某一种模拟情境,甚至是某一种头脑中想象的情境,只要这些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真切的感受,并在此之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展开丰富的联想,就能诱发学生的体验。如果把阅读拓展开来,阅读就不仅仅是阅读文本,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广义阅读,营造情境,如“阅读”生活展现情境,“阅读”音乐渲染情境,“阅读”实物演示情境等。此种例子不胜枚举,各位老师也都有在用,只是运用之妙在乎个人而已,这里就不再另外举例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