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91015
大小: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5
《班级管理之我见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之我见刘金霞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对于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但重中之重又是德育工作,大家都知道,孩子每天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是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和实际上的责任,要教育好管理好学生让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增加自我价值感,发展潜能资质和素养,长大能适应生存的时代,这是极其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怎样管理好班级和学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我想我的责任和出发点是关心、帮助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发展,所以我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是走进学生的心里。回想这几年的教育生涯,管理班级方面有一点经验与大家共享。一、制定规则,形成班风记得与学校高年级的老师在一起交流时常听到一句话:就愿意接班风好的班级,做为一名低段老师,学生带到了三年级就要把这个接力棒交到别的老师手中,如果自己所带的班级的班风不好,那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位老师的工作,所以我就在想一定让自己所带的每个班级都是和谐、积极、向上的。其实我理解,班风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训练,在班级中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
3、精神风貌的共同反映。想让班级成员能自觉地使自己言行与班级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就要制定班级规则。在新接手一年级开学的第一节班会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规,由于刚入学的学生很小,他们喜欢儿歌小故事,所以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孩子一起编制了一个小儿歌做为班规,一点一点的教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学生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也乐于接受,有了班规的指导,学生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修改。对于我们共同制定的班规,大多数学生都会通过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可还有少数问题学生的自控能力自育
4、能力都很差,他们总是忘记班规的存在,或者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针对这个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如何遵守班规的大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而且同学们集思广益,帮我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如给那些爱打架的爱与同学学发生矛盾的学生讲故事,又如奖励那些表现好的孩子小红花,惩罚那些不听话给班级扣分的同学面对全班同学说对不起,通过大讨论,孩子们知道了规则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到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可爱,更让我体会到了他们是热爱集体的。二、团结合作,分工明确。班级的各项工作,如开关灯,打水,锁门、扔垃圾等,除了这些这些日常杂事外,收发作业,
5、检查卫生、纪律、红领巾的佩戴都有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人做,但从这些事中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我就借助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来感悟,如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讲的就是一把筷子折不断的道理,还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又细分让每人去写或画一页书的内容,然后一组同学再一起制作一本书。在体育节上的拔河比赛前我动员学生、给每个同不分配好位置,又教他们怎么一起用劲,活动结束后再与学生一同讨论,让孩子自己悟出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我又给学生讲《三个和尚》《小蚂蚁搬家》的故事又利用平时的谈话问学生哪些事也需要团结合作
6、才容易完成呢?学生回答:下课的时候,我们共同努力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下课时有同学遇到难题,通过小组讨论就能解决。举行队知识竞赛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共同搜集资料,分工合作,获得了好成绩。一年级大合唱表演时,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表演很精彩。同学们回忆着,体会到团结的力量真大呀!三、找闪光点,评优秀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调动学生。当后进生有了一点的进步,做了一次好事,有一次能克服不良习惯,或一次作业完成较好时,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
7、扬,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其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教育的突破口,当发现学生对某些方面有兴趣、爱好、特长时,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创造条件展示学生特长,增强其自信心。像我们班的梅文博同学,他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从来不爱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通过与他爸爸的一次谈话得知,他学习小提琴,所以我就让他把小提琴拿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他有了与众不同的特长,他在同学面前也逐渐有了自信。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身上都存在
8、着许多可爱的因素,要经常把学生的过去与现在比,这样才能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不失时机的表扬,哪怕是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去肯定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才会全面的审视自己,从而增强信心。在学期初我就对学生讲清楚评优秀学生的条件,做到评奖时不过多过滥又不过少过偏,能调动大多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并适时调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给稍差些的学生树立榜样。效果还是很好的。在平时的谈话中我也不忘记教育学生,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哪些同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