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

ID:54374881

大小:344.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1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_第1页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_第2页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_第3页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_第4页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总第214期城市问题2013年第5期[文章编号]1002—2031(2013)05—0096—05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袁新国王兴平滕珊珊[摘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开发区空间上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开发区宏观空间结构呆板,中观空间肌理单一,微观空间景观平淡。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的四种模式,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开发区再开发的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新城为完整独立的空间结构、产业社区为较完整的空间体系、纯产业区应当强化产业空间效益、消亡空间则融入城市;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类型,从中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道路改建、加建和重组三种重构形式;基于开发区空间景观

2、五要素,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空间景观向集约空间、开敞空间、停留空间、丰富空间、聚焦空间的转变路径。最后,梳理了每个层面空间形态再开发的策略。(关键词]开发区;再开发;宏观结构;中观肌理;微观意象[中图分类号]TU984.255[文献标识码]A开发区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举措,也是其成为城市完整空间结构的重要一环。起步、完善、更新、再更新的发展循环,目前正在经历转型再开发的阶段。随着开发区的转型再开发、城研究综述市综合要素的聚集,开发区要从一个工业化地区向一个城市化地区演化,原有纯化的空间形态需要逐国外对开发区空间转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科渐适

3、应城市化的空间形态和特色化的空间景观,其技园区向边缘城市、科技郊区转变之后的空间形态空间形态从宏观到微观也会随之改观。开发区整体的变化,整体上是服务空间、生活居住空间和就业空结构的转型反映了其在城市中角色的转化,开发区间的相互融合,具有优美的绿化和宽敞的开放空间,道路肌理的细化是其适应开发区功能的应对,空间从空间开发强度上看,以单一开敞式、低密度蔓延为景观的多样化和美化是开发区城市化的外在表现。主-z]。开发区空间形态的再开发不仅是加快其融人城市的国内对开发区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开发[作者简介]袁新国(1986一),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苏省城市规

4、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硕士;王兴平(1970一),男,汉族,陕西宝鸡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滕珊珊(1987一),女,汉族,辽宁鞍山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71)。[收稿日期]2012—07—0l(修回日期]2012—09—05·96·城市嘹望《城市问题)2013年第5期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区整体空问结构的讨论方面。宏观层面,葛丹东、黄到微观的空间转变的研究。杉等认为,随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为综合化城区,新城型开

5、发区的空间结构应增加网状的居住=开发区空间现状特征空间和线性的公共服务空间,并将居住、服务和就业空间进行相应的融合;袁新国、王兴平认为,城市开发区空间形态的现状特征是其作为一个生产再开发存在综合新城、产业社区、纯产业区和消亡空要素为主的区域的外在表现,是从宏观的空间结构间四种再开发模式,并分析了各种再开发模式的功到中观的空间肌理再到微观的空间景观的综合。能、产业和空间的再开发特征,在宏观上提出了综合1.开发区空间结构呆板新城构建完整独立的空间结构、产业社区构建较完开发区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与其最初的定位有整的空间体系、纯产业区构建“园中园”式的产业聚密切联

6、系,工业区的空间布局是以产业为中心,除管集空间、消亡空间融入城市空间的再开发体系。委会等少数服务用地、少量生活用地之外,其它地区中观层面,陈沧杰、游涛等在苏州高新区狮山片的控都是以“棕地”的形式存在的,导致空间缺少层次,制性详细规划中引入了交通适应性的分析方法,并要素的单一性决定了结构的纯粹性。探讨了交通的引导开发;王兴平、袁新国认为,开2.开发区空间肌理单一发区再开发是城市再开发的一种,开发区建成区的开发区的道路肌理由于开发区产业用地的地块再开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开发区启动区面积较大,与城市其它区域的道路相比,开发区的道的功能性再开发,另一种则

7、是针对开发区建成区除路密度较普通城区要稀得多,开发区的地块长度远启动区之外地区土地的效益性再开发。微观层大于普通城区的地块长度。面,主要是强调开发区的空间集约利用和混合利用,开发区建筑的整体肌理与居住区相类似,布局栾峰以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阐述了先发地方式比较单一,但没有居住区的疏密感;开发区的建区开发区局部地段转型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开发区筑排列紧密,与传统街区类似,建筑密度较高,但没的功能、开发强度和单位的类型特征;袁新国、王有传统建筑肌理的形式感;开发区建筑体量较大,这兴平认为,我国开发区具有发展成为边缘城市的可与中心区大型商业办公建筑的裙房体

8、量相似,但却能性,从边缘城市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正反两个方面缺乏中心区建筑的灵活和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