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

ID:5371561

大小:383.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_第1页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_第2页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_第3页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李增山李青新版WHO肿瘤分类消化分册⋯经过多次及多个专业的共识会议定稿,最终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书名也由《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PathologyandGeneticsofTl-m伽璐oftheDigestiveSystem)(以下简称旧版)拉1更改为《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WHOClassi6cationofTumoursoftheDigestiveSystem)(以下简称新版)。本次新旧版间隔长达lO年时间,由来自22个国家超过100多位学者编写,内容有较大的变化,书中彩图及表格约700幅,参考文献3728条,总

2、体内容增幅超过100页,新增和调整了部分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充实更新了大量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资料,比旧版增加了约1/3的内容。本文现就新版中新增的和变化较大的内容进行总结、比较和分析,以帮助读者解读其中的内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一、消化系统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概念及分类的变化消化系统中的恶性前驱病变(premalignantlesions)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旧版中试图用“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neoplasia)”替代“异型增生(dysplasia)”这一名词,之后的维也纳分类也沿袭了

3、这一做法,意图在于统一大家对浸润癌前驱病变的认识,但事实上新名词的使用并未解决不同观察者之间甚至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之间的诊断结果的差异,特别是对处于再生和肿瘤之间的交界性改变更是如此。实际上并不奇怪,因为病变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不同的分类之间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同时,不同地域的病理医师依旧各行其道。欧美病理医师使用异型增生,而大部分日本病理医师使用上皮内瘤变,这种情况反而导致了名词使用上的混乱,尤其是临床医师对此有很大的困惑。因此在本次更新中,消化道浸润癌前驱病变依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词,在食管、胃和结肠,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作为等同概念使用;在胰腺、肛门等以往已经统一使

4、用上皮内瘤变的部位也出现了不同的名词,一些病变使用上皮内瘤变,如PanlNs,而在黏液囊性肿瘤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中使用异型增生这一名词。本次新版出版之前的共识会议不再倡导使用统一的名词,理由为:(1)不同器官和解剖部位的上皮形态、生物学特征以及恶性潜能不尽相同,因此发生的浸润癌前驱病变的细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5.019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通信作者:李青,E—mail:liqi“s@fmmu.edu.c11·351·.讲座.胞学和结构异常也不尽相同;(2)大量有关肿瘤转化过程中分子改变的时相、

5、类型和序贯的研究表明,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可以出现在形态学异常变化之前,典型的例子包括Barrett食管、炎症性肠病和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其异倍体的出现和TP53、CDKN2A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强调上皮内瘤变通常是(但不全部是)基于恶性转化分子改变的细胞学和结构异常,强调其肿瘤的性质,而非绝对是肿瘤的形态,即并非绝对的不典型(atypia),诸如在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中则没有显著的细胞和结构的异常变化,同时强调不同部位的病变特点有所不同,而异型增生与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强调细胞的肿瘤形态学特征。总之,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前驱病变被人们认识,

6、同时也认识到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非平行关系,肿瘤的形态学异常特征并不一定是前驱病变判定的绝对要素。对于原位癌,新版建议不使用这一诊断名词,尤其是在柱状上皮病变中更是如此,而建议使用高级别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有一个例外就是本次新增的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在这部分内容的描述中,原位印戒细胞癌已成为一个标准诊断术语。对于不典型性上皮(epithelialatypia)这一诊断术语,由于缺乏共识,而且容易导致临床医师误解,因此在消化系统应避免使用,而建议使用不确定的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作为一个描述性用语,而非一个诊断名词,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根据2010年3月举行的IARC,/WHO委员会

7、关于ICD·0编码会议讨论的结果,消化系统腺上皮的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新增了ICD.O编码,低级别和高级别的生物学行为编码分别为0和2,进一步明确了高级别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肿瘤生物学本质,强调所有异型增生必须经胃肠道病理医师确认后方可实施治疗,此外在上消化道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分组、预后判断等部分强调黏膜切除在早期病变治疗中的意义。二、消化系统肿瘤TNM分期的变化根据2010年初出版的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肿瘤分期13o更新了不同部位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