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77603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焦虑障碍的病因和治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焦虑障碍的病因和治疗"学习要点 目前,对焦虑障碍的理解是以多学派和多因素视角来解释,在治疗上倾向于多学派融合或采用折衷的观点。1心理动力学观点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焦虑障碍的根源在于本我冲动的威胁和自我的压抑与防御之间所形成的冲突。当自我力量不足,防御过度或失败时,即产生心理冲突,这种冲突以某些症状(焦虑、恐惧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威胁自我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之中,因此个体无法意识到其症状的原因。患者在童年期亲子分离过程中的创伤,也可能与成年后的焦虑有关。 心理动力学疗法的一个目标是将自我从精心的防御中解放出来,因为防御垄断并且耗竭了患者的自我,使得自我不能做它应该做的事情。解放自我的手
2、段是使患者能够直接面对和领悟被掩盖的内心冲突,从而使自我可以投身于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去。2人本-存在主义观点(社会文化因素) 人本-存在主义将焦虑视作个人同社会之间冲突的结果。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得到积极关注去做某些事情却忽略自己的真实体验,自我不和谐随之产生。自我不和谐会导致知觉和思维的刻板,以及防御反应,一旦防御不当或失败,个体就会产生焦虑、恐惧。存在主义理论家则强调,人有追求真实性的内驱力,焦虑来自于对于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分离的意识。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对于焦虑障碍患者而言,心理治疗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重新构建其受到损害的自我,即治疗师利用通感的方法
3、帮助来访者扩展自我,并使其将自己所有的感受和经验并入自我概念中,从而改善其自我概念。存在主义治疗师将治疗的重点放在恢复病人的完整感和自由上,使患者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可以被控制的。3行为心理学观点 Mowrer在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恐怖症习得的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若在可引起焦虑的惊吓刺激出现前,给予一个中性刺激,如此相继成对出现几次以后,原来的中性刺激在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焦虑,这是恐怖症通过经典条件作用的习得过程。第二阶段,由于逃避或回避行为能帮助患者减轻恐惧,恐惧的减轻反过来又负强化了逃避或回避行为,从而使恐怖症状得以保持,这是恐怖症习得的操作条件作用原理。Band
4、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焦虑障碍症状的产生也是模仿学习的结果,即个体不必直接经历刺激,通过观察同伴的反应,便可学会对某一刺激产生焦虑或恐惧。 行为技术在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行为主义治疗家认为,治疗焦虑障碍就要祛除已经习得的适应不良行为,即"废学"。通常采用的行为技术有: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示范法、松弛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4认知观点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焦虑障碍的发生源于个体具有的不合理信念或不恰当(歪曲)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倾向于对某些本来对己无害的物体或情境作出不现实的评估、高估危险的可能性和危害的程度,那么他便会过分的警觉,从而导致出现"战或逃反应"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
5、些便是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认知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纠正患者有关"威胁"的想法,以合理的想法取代不合理性的信念。认知疗法常常同行为疗法结合应用,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对于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好于心理动力学疗法和药物疗法。5生物学观点 (1)遗传学基础,双生子研究和家系调查发现,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恐怖症、强迫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学倾向。(2)神经生物化学研究显示,大脑额叶及边缘系统的NE、5-HT失衡可能与广泛性焦虑的发病有关,5-HT功能异常可能同强迫症有关。(3)脑成像研究发现,惊恐障碍患者右侧额叶萎缩、右半球海马周围区域的血流增加,广泛性焦虑患者基底节和脑白质的代谢率降低,强迫症患者额
6、叶前部、基底节、边缘系统、尾状核等处异常。 目前,最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是苯二氮卓类,具有抗焦虑、镇静和抗痉挛作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乏力、头昏和眩晕、警觉性降低、精细动作受影响、注意力及学习效率下降等。另外,某些抗抑郁药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也有疗效。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