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方法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江东论坛》2006年第四期(总第83期)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落实,为主,意译为辅。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文从句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字字落实”,就是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对遵循“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的原则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就是六个字,一个原则三个字,简!!多不少,恰到好处。“文从句顺”,!!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并”,!文!就是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等我们分析完之后,大家就更清!!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这就!!楚了,对付文言文翻译可能就更!!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言得心应手了。!!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一、留(保留法)!!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文!凡朝代、国号、年号、帝号、人!!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名、地名、官职、器物名、书名、某!!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些典章制度、部分度量衡单位等!郭翻!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庆!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生!词,都保留不译。例如:!!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译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量达到完美。!!子·庖丁解牛》)!!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方!译文:厨师丁给文惠君分解!!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牛。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丁”是人名,“文惠君”(即梁!法!对,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惠王)是君主名称,都可以保留不!!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译。!!也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谈②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至和”是宋仁宗的年号,“至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元年”虽然是第一年的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意思,但还是不译为好。“临川”是地名。都保留不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译。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二、删(删削法)不能字字落实。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应当以直译删,就是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50— 词删去。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地百姓没有不遗憾的。(古词换成今词)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恨,遗憾。在古代汉语中,“恨”和“撼”是同义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某些语气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撼”,汉代以后多用词、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的介词(如结构倒装的“恨”。“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古书中“怨”表标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等)、句中表示停顿的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怀恨。只有“怨词、个别连词以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例如:恨”或“恨望”二字连用时才有仇恨的意思。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②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史记·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淮阴侯列传》)译文: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译文: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然后趁着上升给我吃,言听计从。(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前一个“衣”、“食”是名词,后一个“衣yì”、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食sì”是名词用如动词,应译为“给⋯⋯衣穿”、②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给⋯⋯事物吃”。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阳以距楚。(《史记·淮阴侯列传》)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其中一个名词常常译文:韩信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就活用为动词。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③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军。(辄:就。诣:到⋯⋯去,这里可译为“开往”。《论积贮疏》)距:通“拒”。)译文:生产物资有一定的时间,但是消费起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之”字都是介词,用在主来没有限度,那么物力一定会缺乏。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表示语意未“亡”通“无”,没有。(通假字换成本字)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均应删去不译。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文言文翻译中只有这两种现象,那就很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省事了,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就行了。可惜的是,译文:然而世界上奇妙雄伟、壮丽怪异、不同能留和删的字词却并不很多,所以我们还有最重寻常的景色,常常是在艰险遥远而且人们很少到要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换”。达的地方。(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三、换(替换法)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用以上三个方法,就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可以能做到“字字落实”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将这些古代词汇换为了。简言之,“字字落实留删换”。现代词汇。具体地说,就是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四、调(移位法)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等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等。也就是说,在翻译时该留的留下,该删的删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调整。包括:双宾语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例如:后置、状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例如: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史记·①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淮阴侯列传》)译文: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译文: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那谁又能做大相呢?—51— “为之小”、“为之大”都是双宾语。(两个“之”“上未之奇”是“上未奇之”的倒装,否定句中字都是代词,指代“诸侯”。)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代词否定句中充当的宾语中也有,但用得不如古代汉语普遍。所以古代语大都提到动词谓语的前边使用。古代汉语否定汉语中有些双宾语可以照原来的结构译出来,如句代词宾语前置只限于四种句式:不字句、未字《左传·郑伯克段于焉》:“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句、无[毋]字句、莫字句。奇之,意动用法,以之奇,可以译为:“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并且告诉他认为他(韩信)是奇才。自己的后悔心情。”(这里的两个“之”字都是代⑤兵固有先声而後实者,此之谓也。(《史记·词,前者指代“颍考叔”,后者指代“庄公”。)而“为淮阴侯列传》)之小”、“为之大”却不能译为“做诸侯小相”、“做译文: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诸侯大相”,必须改变句子结构,译为“给诸侯做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小相”、“给诸侯做大相”。此之谓:即“谓此”,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有时为了强调某一宾语,就把这一宾语提到动词(《庄子·北冥有鱼》)的前面,在动词与其宾语之间加代词“之”字、译文: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么它负载大船“实”字或“是”字复指。就会浮力不足。⑥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这里“水之积”是“名词+之+动词”作主语,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不厚”是谓语。照句子原来的结构直译,主语应谊《论积贮疏》)该是“水的聚积不深”。这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译文: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地面的旱的,但这样说,显得很别扭。所以应该改成“名词+灾,国家拿什么救济百姓?(假如)边境突然告急,动词+得+补语”的结构来表达,译为“水聚积得不几千百万的士兵,国家拿什么给他们发放粮饷?深”才顺。“之”字是介词,作用是用在主语和谓语“胡以”即“以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以”在这里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者等待下文。或凭借之意,可以译为“拿”、“把”、“凭”、“用”、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靠”等。胡,疑问代词,什么。形容词“急”用在动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词“有”之后,充当宾语,用作名词,指紧急的事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情。(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五、补(增补法)用心专一的缘故。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必须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语调整一下才能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爪牙之意通顺。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利”、“筋骨之强”直译是“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1.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劲”,应调整为“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古代汉语的表达有不少不同于现代汉语的④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特点。比较常见的是句子成分的省略。例如:记·淮阴侯列传》)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传·郑译文: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伯克段于鄢》)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译文:(姜氏)请求京邑(作为段的封地),(庄—52— 公就)让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不帝秦》)分别补出三个分句的主语“姜氏”、“庄公”和译文:鄂侯为此争辩得很急。“人们”,另外又通假字“大”替换为“太”。“争”和“辩”是同义词,“急”和“疾”是同义②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词,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争”和“辩”已合成一个小九之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词,原来说“疾”的都说成“急”了。如果保持原文译文:古代君王(留下)的制度(是),大都邑(的的排比句式,译为“鄂侯为这件事急忙诤谏,极力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辩护”,就以辞害意了。因为“辩护”与原文的“辩”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离得太远,还是将原文的两句合为一句,译为“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侯为此争辩得很急”好。前面分别补出了省略的谓语动词“留下”和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是”,后面补出的内容基本都是根据上文文意,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猜测出省略的内容而补出的。例中两个“之”字都译文一:(秦)怀着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是介词,作用是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四海、吞并八方的雄心。绍给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译文二:(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2.数词后面增加量词。例如:“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近,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是同义词,“心”、终不肯受。(《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意”是同义词。译文一保留了四个动宾结构,把译文:这时,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席卷”、“包举”、“囊括”、“并吞”这四个近义词对三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应译为“席卷”、“征服”、“控制”、“吞并”,把“天“辞让者三”直译是“辞让了三次”。下”、“宇内”、“四海”、“八荒”这四个同义词对应3.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例如:译为“天下”、“列国”、“四海”、“八方”,把“意”和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心”合在一起,译为“雄心”。这用的是直译法,虽(《孟子·鱼我所欲也》)然是可以的,但是有些罗嗦。译文二则把“席卷”、译文:由此可见,在(人们)喜爱的东西中,有“包举”、“囊括”、“并吞”这四个近义词合并成“吞比生命更宝贵的,(这就是大义);在(人们)厌恶并”和“统一”这两个近义词,把“天下”、“宇内”、的东西中,有比死亡更可怕的,(这就是不义)。“四海”、“八荒”这四个同义词合并成“天下”和其中,“人们”是补充省略的主语,“这就是大“四海”这两个同义词,把“意”和“心”合在一起,义”和“这就是不义”则是根据上下文意而补充译为“雄心”。这用的是意译法,比较简练。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六、并(合并法)顺”,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并,就是合并翻译。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并”虽然是表示强调,有意地采用排比的句式,把几个同义意译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或义近的词重复使用。翻译时为了保持原文的气的。简言之,“文从句顺调补并”。(全文5200字)势,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排比的句式,但也可以作者系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副研究馆员适当地把某些同义词加以归并。例如:责任编辑:万师校对:郭庆生①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战国策·鲁仲连义—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