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7109

大小:303.1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5-01-23

上传者:老李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题思想政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②人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③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会更细化和灵活化④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①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日益显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能够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奋斗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揭示了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3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3周年纪念日。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①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②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阐述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阅读图表: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是()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③上世纪50年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胜利完成④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邮票承载着历史记忆,传递着精神火炬。方寸之间,忠实镌刻时代前进的足迹。下列对邮票中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图1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图2红船:中共一大南湖会址 图3革命圣地:延安图4开国大典①图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②图2: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图3: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图4: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④说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③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12.历史终结论者宣称,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一个真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选择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D.制度优势是新时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3.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开创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模式②这一论断充分彰显“四个自信”③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现代化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23年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轮番上台,分享青年楷模、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满“烟火气”“幸福感”的青春故事。本活动旨在()A.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知识课堂B.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C.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D.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15.从神舟一号到十五号,中国航天人逐梦的脚步越走越快。“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上九天揽月,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路征程,洒下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材料表明()①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实现中国梦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材料说明()①青年必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一,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深远的意义。(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述其内容。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中国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付出艰辛探索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100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紧扣时代进步的脉搏,密切关注民族发展命运的10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中国在不断践行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具有在党和国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请结合“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概括其伟大意义。20.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材料二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1)根据材料一,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2) 根据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监测题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③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会更细化和灵活化④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形态,不是最终形态,①说法错误。②④: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②④符合题意。③:题干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没有涉及劳动分工,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①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日益显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只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达到无法解决的地步才会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据此也可以推断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②③符合题意。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①错误。④: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①能够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奋斗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揭示了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能够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奋斗,①④符合题意。②: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排除。③:材料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的阐述,没有揭示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③排除。 故本题选B。4.2023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3周年纪念日。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①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②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阐述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③正确。①:《共产党宣言》不可能预见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与发展,①错误。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阅读图表: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③上世纪50年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胜利完成④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改造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无法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的结论,①排除。 ②④:从图表可以看出来,从1952年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比大幅提高,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占的比重大幅降低。由此可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②④正确。③: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图表上只能看出我国实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法得出实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论,③错误。故本题选C。6.邮票承载着历史记忆,传递着精神火炬。方寸之间,忠实镌刻时代前进的足迹。下列对邮票中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图1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图2红船:中共一大南湖会址图3革命圣地:延安图4开国大典①图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②图2: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图3: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图4: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①正确。 ②:图2代表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1927年提出的,②错误。③:图3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才取得胜利,③错误。④:图4表示的是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正确。故本题选B7.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③符合题意。②: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前进方向④说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①排除。 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②③正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④排除。故本题选C。9.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CD: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③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②排除。④: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④排除。故本题选A。1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排在第一位。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排在第二位。②: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觉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②排在第三位。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排在第四位。以上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故本题选B。12.历史终结论者宣称,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一个真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选择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D.制度优势是新时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A说法错误。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B不符合题意。C: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有力打破了历史终结论,向世界证明“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为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C符合题意。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开创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模式②这一论断充分彰显“四个自信”③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现代化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我国开创现代化模式不具有具有普遍性,①排除。②③: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论断充分彰显“四个自信”,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可见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②③正确。④: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全新的选择,并不是创造了现代化标准,④排除。故本题选C。14. 2023年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轮番上台,分享青年楷模、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满“烟火气”“幸福感”的青春故事。本活动旨在()A.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知识课堂B.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C.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D.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A: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青春课堂,不是知识课堂,A错误。B:本活动旨在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但本次活动目的不是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B不符合题意。C:“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讲述青春故事。可以看出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C符合题意。D:本活动旨在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不是为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从神舟一号到十五号,中国航天人逐梦的脚步越走越快。“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上九天揽月,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路征程,洒下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材料表明()①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实现中国梦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旨在说明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未涉及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①错误。②:应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的梦想之中,而不是将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融入个人梦想之中,②错误。③④: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路征程,洒下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由此可见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材料说明()①青年必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青年必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材料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②④正确。③: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③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一,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深远的意义。(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述其内容。【答案】17.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8.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指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它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新中国的成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考点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小问1详解】本小题为简答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置两小问,先从材料中概括出来“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来作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它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中国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付出艰辛探索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100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紧扣时代进步的脉搏,密切关注民族发展命运的10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中国在不断践行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答案】①科学社会主义与世界阶级斗争相结合,正确概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的理论和思想;②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与科学社会主义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紧扣时代进步的脉搏,探索和解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效信息②: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民族发展命运,惊醒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性。有效信息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中国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付出艰辛探索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100年,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与世界阶级斗争相结合,正确概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的理论和思想。得分点②: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性+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得分点③: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具有在党和国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请结合“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概括其伟大意义。【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解析】【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考点考查:伟大的改革开放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可联系教材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关键词②: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可联系教材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材料二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1)根据材料一,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2)根据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答案】(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④中国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本题属于简答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的知识点,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命题,设问要求为“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需要调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全面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可联系中国梦的含义和本质,说明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关键词②: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可联系中国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题思想政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②人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③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会更细化和灵活化④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①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日益显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能够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奋斗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揭示了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3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3周年纪念日。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①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②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阐述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阅读图表: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是()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③上世纪50年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胜利完成④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邮票承载着历史记忆,传递着精神火炬。方寸之间,忠实镌刻时代前进的足迹。下列对邮票中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图1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图2红船:中共一大南湖会址 图3革命圣地:延安图4开国大典①图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②图2: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图3: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图4: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④说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③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12.历史终结论者宣称,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一个真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选择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D.制度优势是新时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3.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开创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模式②这一论断充分彰显“四个自信”③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现代化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23年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轮番上台,分享青年楷模、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满“烟火气”“幸福感”的青春故事。本活动旨在()A.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知识课堂B.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C.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D.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15.从神舟一号到十五号,中国航天人逐梦的脚步越走越快。“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上九天揽月,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路征程,洒下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材料表明()①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实现中国梦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材料说明()①青年必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一,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深远的意义。(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述其内容。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中国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付出艰辛探索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100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紧扣时代进步的脉搏,密切关注民族发展命运的10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中国在不断践行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具有在党和国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请结合“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概括其伟大意义。20.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材料二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1)根据材料一,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2) 根据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监测题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③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会更细化和灵活化④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形态,不是最终形态,①说法错误。②④: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②④符合题意。③:题干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没有涉及劳动分工,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①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日益显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只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达到无法解决的地步才会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据此也可以推断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②③符合题意。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①错误。④: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①能够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奋斗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揭示了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能够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目标而奋斗,①④符合题意。②: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排除。③:材料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的阐述,没有揭示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③排除。 故本题选B。4.2023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3周年纪念日。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①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②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阐述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③正确。①:《共产党宣言》不可能预见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与发展,①错误。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阅读图表:1952年年底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构成情况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③上世纪50年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胜利完成④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改造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无法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就”的结论,①排除。 ②④:从图表可以看出来,从1952年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比大幅提高,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占的比重大幅降低。由此可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②④正确。③: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图表上只能看出我国实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法得出实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论,③错误。故本题选C。6.邮票承载着历史记忆,传递着精神火炬。方寸之间,忠实镌刻时代前进的足迹。下列对邮票中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图1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图2红船:中共一大南湖会址图3革命圣地:延安图4开国大典①图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②图2: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图3: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图4: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①正确。 ②:图2代表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1927年提出的,②错误。③:图3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才取得胜利,③错误。④:图4表示的是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正确。故本题选B7.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③符合题意。②: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前进方向④说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①排除。 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②③正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④排除。故本题选C。9.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CD: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由此可见,改革开放()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③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②排除。④: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④排除。故本题选A。1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排在第一位。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排在第二位。②: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觉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②排在第三位。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排在第四位。以上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故本题选B。12.历史终结论者宣称,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一个真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选择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路,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D.制度优势是新时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A说法错误。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于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B不符合题意。C: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有力打破了历史终结论,向世界证明“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为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思路,C符合题意。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开创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模式②这一论断充分彰显“四个自信”③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现代化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我国开创现代化模式不具有具有普遍性,①排除。②③: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论断充分彰显“四个自信”,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可见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②③正确。④: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全新的选择,并不是创造了现代化标准,④排除。故本题选C。14. 2023年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轮番上台,分享青年楷模、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满“烟火气”“幸福感”的青春故事。本活动旨在()A.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知识课堂B.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C.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D.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A: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青春课堂,不是知识课堂,A错误。B:本活动旨在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但本次活动目的不是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B不符合题意。C:“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讲述青春故事。可以看出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C符合题意。D:本活动旨在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不是为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从神舟一号到十五号,中国航天人逐梦的脚步越走越快。“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上九天揽月,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路征程,洒下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材料表明()①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实现中国梦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旨在说明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未涉及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①错误。②:应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的梦想之中,而不是将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融入个人梦想之中,②错误。③④: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为现实。这一路征程,洒下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由此可见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奋斗,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材料说明()①青年必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青年必须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材料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②④正确。③: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③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1)结合材料一,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深远的意义。(2)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述其内容。【答案】17.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8.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指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它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新中国的成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考点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小问1详解】本小题为简答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置两小问,先从材料中概括出来“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来作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它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中国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付出艰辛探索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100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紧扣时代进步的脉搏,密切关注民族发展命运的10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中国在不断践行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答案】①科学社会主义与世界阶级斗争相结合,正确概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的理论和思想;②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与科学社会主义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紧扣时代进步的脉搏,探索和解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效信息②: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民族发展命运,惊醒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性。有效信息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中国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付出艰辛探索并作出创新性贡献的100年,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与世界阶级斗争相结合,正确概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的理论和思想。得分点②: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性+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得分点③: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具有在党和国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请结合“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概括其伟大意义。【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解析】【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考点考查:伟大的改革开放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可联系教材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关键词②: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可联系教材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材料二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1)根据材料一,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2)根据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答案】(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④中国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本题属于简答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的知识点,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命题,设问要求为“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需要调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全面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可联系中国梦的含义和本质,说明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关键词②: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可联系中国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