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

ID:523879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设计要贴近生活,要有层次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提问设计,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问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在物理课堂问题的设计方面,可从学生的生活

2、、社会实践中选取生活气息浓郁的素材,多角度地展现生活与物理的广泛联系,将物理知识置于生活情景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体会和领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以便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5如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中,传统教材中有如下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为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这样的问题叙述通常让学生感觉乏

3、味,只能机械地套用公式。但如果教师对此题做一些改变,把题目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5。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判断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更能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又如学习完自由落体运动后,我们常利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测高度,但如果只是问学生:物体下落的时间是2s,求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效果肯定不佳,可以从漫画中提出的问题:根据“漫

4、画——洞有多深?(如下图)”讨论:他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测量洞的深度?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指出有何优点与不足?这样一来学生就觉得很新奇:漫画也跟物理原理有关吗?利用刚学完的知识分析就可以知道当物体近似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根据下落的大概时间估测高度,而且题目还问到了其优点与不足。学生之间会进行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把一些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搞清楚,从而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并加以巩固。5这些提问来自于日常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这样从学生熟知的现实问题出发,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助于培

5、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新知识和原有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知识经验。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新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无论学生存在怎样的差别,新课程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在提问时,既要兼顾尖子生又要考虑基础差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如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对理解推理能力要求高的问题让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学生回答,从而调动各类学生的

6、学习积极性。如讲授静摩擦力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图甲,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受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6N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方向怎样?若图甲中F■=9N,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5拓展1:如图乙,F■=6N和F■=8N同时作用于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拓展2:如图丙,A、B叠放在水平面上,分别用大小为F■=5N和F■=7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A、B后,A、B仍处于静止状态,则B给A的静摩擦力为多少?方向如何?水平面给B的静摩擦力大

7、小为多少?方向如何?前面两个问题请基础较差学生回答,后面两个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的问题,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启发学生学会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设问: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吗?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

8、是运动的吗?有摩擦力必有弹力吗?一连串的疑问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又如在学习“功”的概念时,提问:人穿溜冰鞋用力推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