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59340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课题1《燃烧和灭火》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燃烧和灭火》反思王成林一、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在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重在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化学观念,体现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利用火和灭火;培养学生的
2、防火自救意识的目的。二、教法分析:1、引导探究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探究发现和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帮助。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
3、: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四、教学程序环节1:明确燃烧的概念。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课本来建构新知识,说出燃烧的概念。环节2:探究燃烧的条件。这里通过三个对比实验,这三个实验分别是(1)一小块木条与石块的燃烧对比实验。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的第一个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2)蜡烛的正常燃烧与被烧杯罩住之后的燃烧对比实验。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的第二个条件,可
4、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将纸张和一小块木条用火柴点燃难易对比实验,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的第三个条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以上三个实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在这里,由在教师指导下的共同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环节3: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进一步明确、清晰的认识,这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环节4:探究灭火的原理。这时老师趁热打铁,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活动场景。通过
5、点燃三只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支烧杯中加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的实验。不知不觉各种灭火的原理自然生成。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尽量使学生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 环节5:最后,学习防火自救常识,防患于未然,让学生懂得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生存。 五、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缺少其一灭火同时具备 1、有可燃物燃烧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六、教学反思本节课
6、的亮点:教材采用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1、对于本课的引入可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故事引入或图片引入)设下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燃烧的条件”教学环节中,组织好“活动与探究”是学习这一内容的关键,对于课本上的活动与探究,我按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三步进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中,除了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外,我还给学生交流讨论不同灭火方法的时间,进而引出出灭火的原理,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根据
7、燃烧的条件去推论灭火的原理。4、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知道怎样在火场中进行安全自救。5、本节课所选材料,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几支蜡烛,一张纸条,一块石头,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通过在课堂上的演绎、变化,实现了由现实生活向科学世界的回归,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足:1、课堂语言还待进一步简练,使问题点拨恰到好处;2、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自主性。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
8、刻体会到,学生的求知需要是教师的突破口,生活的实际内容是科学知识的切入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