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

ID:52046866

大小:27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31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_第1页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_第2页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_第3页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_第4页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分析如下:1.从教材中迁移。高考试题教材化、考纲化的趋向明显,命题者往往将地理原理图表化,或将教材图表语言化。因此,考生要夯实基础,过好教材关,以便能灵活地从教材中“迁移”知识。例如,可以将鲁尔区的整治措施迁移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的区位分析迁移到我国沿海铁路等的区位分析,将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迁移到我国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开发治理。2.从生活中迁移。不接触生活,就不能将有用的知识“生活化”,积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之一。例如,观测北极星可以确定当地的地平方位和纬度;通

2、过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测量当地的纬度。3.在新情境中迁移。高考试题往往提供新的情境,要求考生能通过对比、联想、延伸,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新的问题上。这类题的解答经常要用到逆向思维。例如,从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分析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从三角洲与城市的关系方面,分析黄河三角洲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例]右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3)题。(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2)“陆半球”极点和“水半球”极点始终相同的

3、是()A.地方时B.正午太阳高度C.昼夜长短D.自转线速度(3)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解析]本题的解答可从教材中迁移。半球的划分属于基础知识,对“水、陆半球”的理解应迁移“南、北半球”的相关知识。南、北极点是对跖点,则“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也是对跖点,这是解题的关键。对跖点的特征是纬度值相同,一个是南纬度,另一个就是北纬度;两者的经度之和为180度,一个是西经度,另一个就是东经度。第(1)题,“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为对跖点,则“水半球

4、”的极点坐标为(38°S,180°),即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第(2)题,“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极点纬度值相同,则其自转线速度相同。两者的地方时始终相差12小时;只有二分日时,两者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才相同。第(3)题,南北极附近的天文现象是判断季节的重要依据,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则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最大,北半球为冬半年,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据图可知,非洲全部在陆半球,故此时非洲并非全部位于昼半球;0度经线为0∶00,则北京时间为8∶00,北京市正值上班高峰;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答案](1)D(2)D(3)C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

5、,完成(1)~(3)题。(1)①、②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文化区B.住宅区、行政区C.住宅区、商业区D.行政区、文化区(2)该城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A.巴西东南部B.我国东部沿海C.印度半岛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3)该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解析:第(1)题,依据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判断:①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②功能区占地面积小,对交通的依赖程度最高,应为商业区。第(

6、2)题,依据工业区的区位要求和各地的实际风向作答。图示工业区主要位于城区的西南部和东南部,故盛行风向不能有西南风和东南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第(3)题,工业区近湖分布,易造成湖泊污染;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避免了对城区的噪声污染且缓解了交通压力;②功能区的布局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分散布局,有利于减轻交通拥堵问题;绿地能减轻热岛效应。答案:(1)C(2)D(3)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