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

《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

ID:52038667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_第1页
《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_第2页
《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角的度量》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关键词】《角的度量》实践探索教学反思【屮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71-02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总是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螺旋上升、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更能让新知融入到儿童的认知世界中。但对于有些知识的教学,我们教者会感到莫名的困惑,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却是如此的困难!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从经历知识的起源到深入地理解、创造出新知方面进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

2、一课的教学让笔者有了更深的触动。一、困惑一一众里寻他《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笔者围绕度量角的方法“屮心对顶点,底边对0刻度线,分清内外圈读刻度”进行,反复演示,再让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所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还是颇有信心。但是在让学生独立度量时,学生拿着量角器上、下、左、右摆弄,不知从何下手。课后,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思考,认为学生Z所以出现无从下手的根源就在于教者自身。于是笔者仔细观察学生度量角的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错误。1•量角器随意摆放,中心和顶点不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不重合。

3、2.把量角器的90°刻度线作为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3.把0刻度线的起点和角的顶点重合。4•不知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如把60。读成120。o5•在读内圈刻度时容易把125。读成135。o笔者倍感困惑和无奈,苦苦搜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五花八门”的错误呢?二、思索一一柳暗花明量角器为什么能量角呢?其木质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耍量的角上,“以角量角”。学生已能正确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点点重合,边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这也正是量角的“秘诀”所在。那为什么学生用量角器量角时却不知所措呢?其原因可能是学生找不到量角器

4、上的角。(通过课后单独和学生交流证实笔者的猜测是止确的)和学生熟知的用直尺量角不同,量角器有内外两圈刻度,还有中心点和零刻度线等,它是一个简约的、具有高度智慧的测量工具。在学生连量角器上的角在哪里都一片茫然时,便被灌输量角之术,要求做到“点重合、边重合、读数”这3个步骤,同时读数时还要分清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谈何容易?文中伊始的“讲解一演示一模仿”的教学模式,看似“金玉其表”,实则“败絮其屮J当学生和量角器只有一面Z缘时,怎会与量角器情投意合?鉴于此,笔者觉得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寻量角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而绝非单纯地“讲解一演

5、示一模仿”,应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去尝试、去解决、去发挥……想到这些,笔者的教学世界一片清新、明朗。于是,笔者决定在另一个班尝试新的教法。三、探究一一躬行此事(一)折一折,变使用者为制作者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与其卖力地教学生认识量角器,不如让学生自己“创造”出量角器:师:同学们,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半圆形纸片,然后对折,再展开,你能从中找

6、出直角吗?师:在刚才的基础上你们能再折出45。的角吗?(学生通过两次对折,形成了4个45。的基本角)Dili:同学们,知道吗?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已经在你们手中诞生了。(多媒体将有折痕的半圆纸和量角器同画曲显示,以便对比)师:这几个角公共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你能从自制的量角器中找出135°的角吗?试试看!生:1和4两条边组成的角是135。,5和2两条边组成的角也是135。。随示的教学中,笔者顺势引出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等知识点。在这一环节屮,通过折角让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重要的是理解了量角器的中心、内外圈刻度是如何产生

7、的。为以后学生从量角器上找固定度数的角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折,折出了学生对量角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的认识,此时学生无声的操作胜过了教师千言万语的讲解,做到“润物细无声”。2•找一找,变静态角为动态角接下来让学生以不同方向的0刻度线为起点,从量角器上找45。、135°的角,然后再找诸如55°等非特殊度数的角。学会找角是思维的一个起点,概括找角的方法则是更高的要求,是思维的一次跃升。教师可通过提问“我们把0刻度线作为角的一条边,X。角的另一条边在哪里”,让学生以0刻度线为“起边”,角的另一条边可以看成是0刻度线旋转后动态生成的。最后引

8、导学生自己说出找角的方法,这样逐步渗透度量角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级上升。技能的形成,除了思维的引领,反复的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让学生在尝试度量角的过程中逐步体会、自我感知、提炼概括出度量角的方法,学生探知的过程没有直接教授來得顺畅,这个过程是磕磕碰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