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85399
大小:64.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张海燕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这节课中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时拟订了这样四条:(1)认识量角器;(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我认为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主要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在活动中探索,感受数学知识。 我首先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美术课中的人物简笔画入手,不仅复习了上节课中有关角的知
2、识,而且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会相信老师告诉他的,但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我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得出的结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合作学习中,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配角,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組与组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取得
3、正确的结论,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多巡视,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也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情况。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这节课中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4、时拟订了这样四条: (1)认识量角器; (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 (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我认为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主要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在活动中探索,感受数学知识。 罗老师首先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美术课中的人物简笔画入手,不仅复习了上节课中有关角的知识,而且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会相信老师告诉他的,但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5、,亲身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罗老师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得出的结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合作学习中,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配角,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組与组之间 的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取得正确的结论,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罗老师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多巡视,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6、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也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情况。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这一单元看似内容不多但比较抽象,学好本单元内容,对今后学习平面图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角的度量是本单元的难点,是比较开放的一个章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先让他们观察量角器的形状是半圆形的,我们也可以叫它半圆仪,再让学生拿量角器认真观察,然后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这样比直接告诉他们哪是刻度线,哪是
7、中心点的效果要好的多,他们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接着让他们明白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小圆圈来表示。什么是1度呢?因为半圆是180度,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试着量一量,量后会出现几种错误:一是顶点没有和中心点重合;二是0度刻度线没有和角一边重合;三是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时看成了外圈刻度或是应看外圈刻度时看成了内圈刻度。这时我给他们他们讲解正确的量角方法。并编了一首口诀:中心对顶点,0度对一边,要知角度数,分清内外圈。 当学生学会了量角,还应让他们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
8、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叉开大下有关。再引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做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的角就越大。 内容仅供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