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05959
大小:1.05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1
《合作视角下教师学习研究综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第15卷,2014年9月(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合作视角下教师学习研究综述方光宝(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广东东莞523083)摘要:基于合作展开教师学习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以下4个问题展开:不同合作主体的关系如何;合作对教师学习的影响;合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教师学习以及教师如何在合作中学习。文章以上述4个核心问题为线索,展开述评。关键词:合作;教师学习;研究述评从2o世纪8o年代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更名为“教师学习研究中心”,奠定教师学习研究的基本框架Ⅲ算起,至今不过3O余年的历史;
2、国内直到进入21世纪才开始正式关注教师学习。E2]‘但它们共同趋势是:以合作为基本视角开展对教师学习的相关研究。。整体上看,已有研究围绕如下4个问题展开:第一,不同参与主体在合作中的关系;第二,合作给教师学习带来什么影响;第三,合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教师学习;第四,教师如何在合作中学习。一、合作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关系从现有的合作主体来看,它包括:中小学之间的校校合作,大学与中小学双方的院校合作,还有政府参与其中,构成的大学一政府一中小学三方合作。然而,不论在何种形式的合作中,已有研究对合作本身的内涵,以及合作中对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研究者
3、倾向于使用“collaboration”表达合作,但不少文献也用如“network、cooperation、consortium、partnership”l4等。研究者曾对“cooperation”、“coordination”和“collaboration”作出区分,认为“cooperation”指单方面的一方帮助另一方,“collaboration”则强调合作双方的互利互惠关系。[4但Goodlad(1988)并不完全认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只是一种“互利互惠”关系,他引入生物学“共生”(symbiosis)概念,认为大学与中小学是共生关系,它们在“目标、功能、结构
4、、制度、规则、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促进两类机构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还提出共生关系必须满足的3个条件:第一,不同机构之间必须存在差异;第二,不同机构的差异性要表现出互补;第三,不同机构在合作中都要有足够的奉献精神,以满足对方的利益。l5]Schlechty和Whitford(1988)对Goodlad的共生关系提出批评,认为共生关系仍然是从机构分离的角度,以确保自身利益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现实中一旦有损其中任何一方利益,共生就难以维持下去。基于此,他们从机构整合的角度,提出不同机构在合作中构成一个整体,追求整体意义上的共同利益以此保证不同机构的发展。不同机构之间
5、是一种有机关系(organicrelationship)。_6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复杂系统论视角下区域教育与学校个体的共生式发展研究”(编号:NCET一12—10186)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方光宝,江西上饶人,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学习研究。85第15卷《现代基础教育研究》(ResearchofModernBasicEducation)2014年9月与上述从利益角度展开分析不同,Hanford,Houck,Iler和Morgan[7根据合作深度不同,认为合作主体之间关系表现为从浅到深的4个层次。第一层是信息的
6、交流(Networking),不同参与主体出于自身利益而分享信息,形成非正式的、易被采纳的合作形式;彼此之间表现出最初级的信任和承诺。第二层是组织的协作(CO0rdination),不同参与主体既是出于共同利益,也是为了实现共同目的而分享信息,开展活动;有更加深入的学校组织参与,学校内部合作也更为频繁;建立共同决策机制。第三是基于制度的合作(Cooperation),各校之间除了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外,还开始分享彼此的资源,如学校的物质财产、教师和学生等;强化学校间的承诺,并建立正式的制度。第四层是基于责任的合作(Co11aboration),合作学校在共同利益、共同
7、目的和分享资源的基础上,期望能够增强彼此的能力;要求合作学校能够共同承担合作中的风险;分享合作中的责任和成果;开始注重合作活动中那些潜在的、有助于推动合作的关键要素。可见,研究者对合作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价值到本体性伦理价值的逐步深化过程。Shineersl8继承Hanford等人的分析框架,并将其简化为3个层次,即基于组织的协作、基于制度的合作和基于责任的合作。按照合作深度建立的分析框架能够比较清晰地表明,不同主体之间是在什么层次上开展合作,但它不能说明建立合作关系的动力和发展趋势。因此,Woods等根据合作中单所学校作用和倾向的不同,建立新的分析框架:战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