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3638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于鑫婷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说课稿轮台县中学于鑫婷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接下来我将由以下三个环节进行说课:一、说课标:1、高中数学总体目标2、必修五目标;二、说教材;1、编写意图2、教材分析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一、说课标1、高中数学总体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表现在: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
2、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
3、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必修五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数列以及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并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提出问题、简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个性品质。本模块中,我们将学习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学生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本模块中,
4、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关系与处理等量问题是同样重要的。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3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认识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体会不
5、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二、说教材1、编写意图:全面性、全体性、主动性、差异性、持续性这本书的编写重基础,重应用。注重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教材在内容设计上突出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训练了学生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呈现了很多和实际生活有关的应用,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2.教材分析必修五包括“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三章内容。全书共需36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第一章解三角形约8课时 第二章数列约12课时 第三章不等式约16课时解三角形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介绍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及其简单
6、应用数列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几种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和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三、说建议1、说教学建议解三角形:1.关注数学情境,强调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文化2.教材上的例习题多数要用到计算器,讲解时可改例题中的角为特殊角3.正余弦定理运用熟练后,可找一些和三角函数有关综合运用的题目做数列:1、控制难度,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递推公式,求和问题。2、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3、强调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函数观点贯穿始终。4、强调数列是刻画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5、强调数学思想的渗透,两种数
7、列的类比教学。不等式:1、提出问题,学生自学,自主探究。2、强调问题意识性。教学中以问题代替例题,以问题导教导学3、要淡化技巧,强化应用,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对这些性质的证明作过多的纠缠,而应该在说明这些性质的合理性上举例说明。2、说评价建议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评价1.依学定教:依据学生基础,形成性评价2.鼓励创新:表达有个性,发展个性特长3.引导质疑:自己解决问题,关注学习过程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