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说课稿.doc

西北地区说课稿.doc

ID:51557728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西北地区说课稿.doc_第1页
西北地区说课稿.doc_第2页
西北地区说课稿.doc_第3页
西北地区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地区》说课稿韦佑红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西北地区的内容。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内容。一、说教材西北地区教学安排为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后的探究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对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如下阐述的: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

2、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这样的学习内容与背景,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以及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2)掌握西北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性目标)(1)通过“西北地形图”明确西北的地理位置,地形。(2)联系新旧知识,分析西部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通过“西北年降水量”图,直接得出西北干旱的气候特征。(3)根据“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分布图”,直观反映西北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气候

3、,河流,地貌,植被等知识总结归纳西北的自然环境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为本课的重点。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的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确定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三、说学情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初步掌握了中国自然概况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

4、况。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但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的水平需要提高四、说教法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用创造情景法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首先创造问题学生自己探讨问题,其次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层层推进,归纳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从而突出重点。最后再以水为主线,分析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影响。质疑再探从而攻破难点。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展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二)创设情境,设疑自探再讲“西北地区概况”时,我主要采用学

5、生自学的方式,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图,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并阅读课文p.14第一段内容,完成活动,归纳总结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三)齐心协力解疑合探上册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气候,所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我先展示“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出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并进一步质疑,让学生合作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最后归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封闭)。然后,展示“西北地区植被和景观分布图”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干旱环境下的河流特征和植被特征有哪些?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又有什么变

6、化?归纳总结河流特征和植被特征。(四)释理明义质疑再探“干旱的自然环境对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层层深入,不断质疑,让学生领会自然环境与农牧业的因果联系,帮助学生在下面的探究中找准问题突破口,从而攻破难点。学生在了解了干旱对河流和植被的影响后,进一步质疑,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呢?(以绿洲农业为主,畜牧业发达)。然后通过p.15-p.16活动1、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总结西北地区农牧业的特点、主要农牧业区及农牧产品。5.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让学生阅读课文p.15第二段和《中

7、国的稀土资源》的内容,了解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巩固练习:课件展示练习题六、说板书本着板书简单明了的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1)位置和范围(2)面积、人口和民族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和气候(2)河流和植被3、西北地区的农牧业(1)绿洲农业为主(2)畜牧业发达4、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七、设计理念本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老师引导,点播。让学生在趣味中领略知识的奥妙,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