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72556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中国7/vie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对区域已经形成了概念,这为本节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
2、题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节课的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案例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各种地理专题地图分析西北地区荒
3、漠化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荒漠化的严重性和治理荒漠化的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的概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
4、高。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讨论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增��团队合作意识。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理解的荒漠化是什么意思,十
5、堰会不会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出荒漠化的概念,并展示新闻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十堰也存在着荒漠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由此引入荒漠化的概念进入新课讲授阶段。 (二)讲授新课 1.荒漠化 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利用“三化”、“三退”、“三区”、“二因”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并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三张图片。 【设计意图】三张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走出对荒漠化认识的误区,认识到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展示“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荒
6、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承转引出我国西北地区的案例。 2.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1)西北地区概况 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包括: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展示“中国干湿状况”和“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图片。 读图分析⑴西北地区降水量范围,属于哪类干湿区? ⑵该地区年降水量与地表植被景观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
7、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分析其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⑴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⑵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⑵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⑶结合教材P18页阅读材料,说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