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66348
大小:3.3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14
《骨的结构与功能-南方医二临PBL.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的结构与功能双语班第三组范晶炎高徐旋彭艳芳张颖张燕陈映丽杨智坚骨的解剖层次骨骨髓骨膜骨组织骨细胞骨质骨膜骨膜浅表纤维层fibrouslaver纤维层较厚,细胞成分少,主要为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彼此交织成网,有些纤维穿入骨质,称sharpey纤维或穿通纤维(perforatingfiber),起固定骨膜和韧带的作用.深面生发层Cambiumlayer生发层紧邻骨外表面,其纤维成分少,排列疏松,血管和细胞丰富,有成骨能力,故又称成骨层(os-teogeniclayer),其细胞成分有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1、骨膜的结构分层2、骨膜的功能:骨
2、膜具有成骨和成软骨的双重潜能.骨折修复骨膜骨髓胎儿出生时骨髓腔内以红骨髓为主,出生后逐渐开始了红骨髓向黄骨髓转化的过程,转化始于外周骨(以指、趾骨的末端为明显),逐渐向中轴骨发展,长骨由骨干向骨骺方向延伸。25岁左右,人体骨髓的分布已趋于稳定,红骨髓主要集中在中轴骨(颅骨、胸骨、椎体、骨盆)、肱骨及股骨的近端。其余部分以黄骨髓为主,这就是所谓成人型骨髓分布模式。人体骨髓由红骨髓和黄骨髓组成。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可生成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红骨髓的化学成分包括:40%水,40%脂肪,20%蛋白。红骨髓的血供由丰富的窦状血管网组成。黄骨髓无造血功能,化学成分包
3、括:15%水,80%脂肪,5%蛋白,黄骨髓主要成分是脂肪细胞,黄骨髓的血供由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完成,呈树枝状,黄骨髓血供较红骨髓少。骨细胞骨祖细胞是骨组织的干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骨生长、改建或骨折修复。成骨细胞负责骨基质合成、分泌和矿化。1、可合成20余种胶原和非胶原多肤蛋白质;2、分泌基质小泡。3、表面甲状旁腺素(PTH)和潘胜型[1,25(OH)]的受体,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并释放调节因子,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加和功能活跃,促进骨吸收。破骨细胞能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盐,分解有机成分,具有很强的溶骨、吞噬和消化能力。其释放的抗洒石酸酸
4、性磷酸酶(TRAP),TRAP成为破骨细胞的重要指征。骨细胞是一种多突起细胞,分散在骨板之间或骨板内,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解钙、磷平衡。骨细胞3种骨细胞的关系:在骨骼生长期,骨祖细胞能不断分化转变为成骨细胞和骨细胞,这三种细胞的胞突相互紧密交锁,连接成网.当成骨细胞被骨组织包埋后即变为骨细胞,胞体周围的腔隙称骨陷窝,胞突周围的腔隙称骨小管,参与物质运输。骨质的分层全骨密质骨和松质骨哈弗斯系统胶原纤维束的排列结构胶原纤维束胶原原纤维水、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及其他基质成分第一层水、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及其他基质成分Level1:Majorcompon
5、ents羟基磷灰石骨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羟基磷灰石(HA)晶体,由成骨细胞分泌,最小单位可以用分子Ca10(PO4)3(OH)2来表达。HA晶体形状为不规则的片状,长而薄,其长轴基本与胶原原纤维平行。胶原蛋白骨中的胶原蛋白主要的特征性结构是三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即(甘-X-Y)n,X常为Pro(脯氨酸),Y常为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残基。每个α-肽链自身为α螺旋,三条α-肽链则以平行、右手螺旋形式缠绕成“草绳状”三股螺旋结构。第二层胶原原纤维Hoang等提出的骨钙蛋白与羟基磷灰石(100)晶面相互作用的模型第三层胶原纤维束原胶原分子间通过侧向共价交联,相互呈阶梯式
6、有序排列聚合成直径50~200nm、长150nm至数微米的原纤维,在电镜下可见间隔67nm的横纹。胶原原纤维中的交联键是由侧向相邻的赖氨酸或羟赖氨酸残基氧化后所产生的两个醛基间进行缩合而形成的。第四层胶原纤维束的排列结构韧性大,抗拉力强,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第五层哈弗斯系统第六层骨密质与骨松质第七层全骨Thankyou!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