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兴趣是架起提高语文素养的桥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兴趣是架起提高语文素养的桥梁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促进了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展是可喜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烘托氛围,让学生爱上语文;旁征博引,让课堂妙趣横生;着重表达,让课堂激情飞扬;呵护童心,让课堂和谐民主;匠心独运,让语文活动异彩纷呈。只要教师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兴趣 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教育理念,给教育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围绕着
2、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实质性的成果。语文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过程,而是获取并积累知识的过程,即在积累与阅读视野中得到升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提升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经营他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狠抓学生的习惯培养,三是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着重在阅读与积累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点滴尝试,愿与各位老师探讨。 一、烘托氛围,让学生爱上语文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
3、教的东西。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语文呢? 每学期初,我们就要来个思想总动员,目的是赞美语文,让学生重视语文,爱上语文。动员的方式有:班会,入学教育,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去年在我校书香班级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我曾满怀激情地对学生说: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浩浩乎如大洋兮,它涵盖宇宙万物,囊括心灵情思。它太丰富、太精妙了。难怪古人只学语文就可拥有治国之才。腹有诗书气自华,使我们脱胎换骨的就是语文,它可以使粗野变得文明,卑贱变得高尚,无知变得博学,庸俗
4、变得优雅.并且语文知识是我们从事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学习语文真是太棒了!在我对语文的不断赞美中,学生慢慢的对语文产生了景仰之情。 要让学生爱上语文,仅有赞美是不够的。每当拿到新的教材,我都会利用假期时间通览教材,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安排做到了然于胸。开学伊始,我从不急于讲新课,而是首先了解学生的语文现状,注重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每次备课我都会熟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品味课文,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相关内容,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再看教学参考书,争取让每堂课都有一个亮点。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觉不
5、是在学习语文,而是在享受语文。就拿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来说,整个这一单元都是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山中访友》、《山雨》。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只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到文中字里行间所抒发的意境,那么学习定会枯燥无味,教与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记得我县一位语文老师曾和我谈起第一单元课文,说了这样一句话:第一单元的课文都距离我们很远,让人感觉酸酸的。如何让学生走进这种境界,感受这种酸,并喜欢上这种酸呢?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精心准备自己的语言烘托,寻找适合课文朗诵的配乐,寻找适合课文情境的画面,设计制作出优美的视频短片,力图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学生带着自己的感
6、受一遍遍在美妙的音乐中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自然能感受其写作方法。语言、情境、音乐的烘托,使散文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当我说下课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其中。这样的课学生怎能不爱上语文?语文的这种酸味也自然传染到了学生身上。 二、旁征博引,让课堂妙趣横生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语文教科书,只在这个小范围里绕来绕去,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教语文,我们只会将学生带入一片沙漠。-语文老师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善于旁征博引,要能引领学生走进一片更广阔的语文天地,那里有鸟语花香、高山流水,也有金戈铁马、轻吟浅唱。学生在这样的境界中,会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
7、和心灵的净化。无论接手哪个班级,第一天上课,我都会告诉学生要坚持天天看新闻联播,哪怕就记住了一条也是你的收获,要留心观察我们的周围,周围处处是我们的学习园地。我任教班级一直有分工合作收集生活中的一些语文知识的习惯,如收集新闻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轮换做新闻播报员,每周五向全体学生播报本周新闻。收集广告词,精妙的网名、店铺名,收集经典的对联,然后做成手抄报,放在图书角供大家欣赏。我在语文教学中,展示生活中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学习课比较多。如去年下学期,我讲授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反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