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doc

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doc

ID:50678807

大小:34.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doc_第1页
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doc_第2页
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小作文训练 绥江县南岸小学田茂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要让学生“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教师要对刚入学的学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写话的兴趣。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从低年级开始就提前起步指导学生作文,结合教材及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由说话到写话的小作文训练。 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的想像,想像力、创造力是人类最宝贵的个性。从这一点出发,在训练中,本着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原则,不做过多的指导,也不提过高的要

2、求,只是训练学生写通顺话,能表达一个意思就行。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训练学生写完整话,定规范句子的能力。1、抓听说训练,要求说话条理清楚。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如果听说训练抓得扎实,写话训练则水到渠成。训练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话,听话后思考重点意思的习惯,让其他同学针对说话内容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同时,鼓励向“说话”的同学提问题,开拓学生说话的思路,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概括性和条理性,为写打下基础。 2、从一句话到一段话严格训练。写话训练一

3、起步就要使学生明确最简单的完整的句子的六种形式:(1)谁干什么,如老师讲课;(2)什么干什么,如:小鸟飞来;(3)谁是什么,如:我是小学生;(4)什么是什么,如:钢笔是文具;(5)谁怎么样,如:弟弟很淘气;(6)什么怎么样,如:小花猫真可爱。按这六种句式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先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说话时说完整的话,再要求学生一动笔就写完整的话,学生有了写好一句话的基础,接着就培养他写一段“四素”完整、连贯的话。如:谁(或什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的“,进而练习写好一段话。3、从看图说

4、话到看图写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抓住图的中心意思,再围绕中心观察图意,进行表达的能力。重点指导分析图意,老师不做”标准答案“式的提示,要求学生怎么想的怎么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充分展开想象。鼓励不同的想法,保护学生灵感的火花。从观察画面到分析图意,再到口述图意,书面描述图意,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的原则。一步步严格训练。4、观察说话,重在指导观察。教材中“说话、写话”训练的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观察上下功夫,做好观察示范,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例如观察人物,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神情

5、、动作等,教会学生抓住特点观察。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示范观察,观察后,让同学们写出来,先让学生随意写,写后交流对比,看谁写得像。在表达形式上不多加限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二、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内容,让学生以小作文的形式自由地写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写出来。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说话、写话的机会,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参加义务劳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练习说话,把说的内容以小作文的形式写下来。 在这里,学生不仅把听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

6、还做到了文章有内容,有中心,叙述条理清楚。三、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以小作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传统的作文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物写的光辉灿烂,把生活中的事物写得丰富多彩,把生活中的经历写得曲折动人,学生虽然努力去仔细观察,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生活体验,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在教师一次次批改讲评时的该如何具体,怎样才更生动的写作技巧训练中,学生对写作的自信与兴趣渐渐消失殆尽,他们的作文只是挖空心思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其实,写作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把自己想到的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段。爱因斯坦有一句

7、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从刚入学就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我在作文内容上还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假期中:带领学生放风筝游玩后布置写话训练,力求做到不仅运用小作文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在小作文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拓宽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 这样,在低年级进行小作文训练,挖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潜力,培养了作文兴趣,为中年级顺利写作文奠定了基础。训练中,学生由无事可写到信

8、手拈来,由怕写到爱写,观察力、思考力、想像力都得到了发展。实践证明,在低年级进行小作文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