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权的强化说课稿.doc

明朝君权的强化说课稿.doc

ID:50673263

大小:47.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明朝君权的强化说课稿.doc_第1页
明朝君权的强化说课稿.doc_第2页
明朝君权的强化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明朝君权的强化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朝君权的加强》说课稿淅河二中:张艳娥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评价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说课标依据新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

2、之役和迁都北京。⑵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故事引导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⑵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⑵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⑶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

3、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三、说教法、学法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心智还不太成熟,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因此,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校实际,采用了立体合作式教学模式,同时辅以多媒体配合课堂教学,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小组合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达

4、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我校立体合作教学模式,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一、课堂导入:采用朱元璋的相关视频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分块引学:⑴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对本课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小组之内通过简单的讨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释疑并评价。⑵合作探究:通过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并达到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⑶交流展示:

5、在小组讨论形成了各自的观点后,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各组的观点和结论。各组之间既相互竞争,也相互学习;⑷课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用以巩固基础,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⑸拓展延伸:在学习了本课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但是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历史知识学以致用。三、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教师写下自己的感悟或体会,从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和提高。五、说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取之处在于:1、以视频导入本课,在教学过程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

6、习的兴趣;2、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能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个基本的认识;3、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能充分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的分析能力;4、课堂练习的设计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5、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足之处在于:1、小组合作交流时部分同学未能投入;2、学生展示时态度不够积极,老师未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3、巩固练习时间较少,知新探索不够充分;4、时间掌控出现问

7、题,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改进。改进措施:1、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时间,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2、提高教学能力,从而能应对课堂教学的各种情况,增强课堂调控能力;3、鼓励学生课外多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具备更多的历史知识,从而对书本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以上是我对本节课一些粗浅的分析认识与理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各位评委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