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爱莲说 复习.doc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爱莲说 复习.doc

ID:49980591

大小:3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爱莲说 复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爱莲说 复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爱莲说 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家砭中学导学案时间:10.27学科语文课题《短文两篇》2主备高鹏飞参备者王清耀班级学生姓名教师赠言:哈佛大学训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自主探究【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

2、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见上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解释加点的词语。有仙则名()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花之君子者也()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2、“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案牍之劳形()(4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翻译下面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问题探究】4、“陋室”的主人是个粗俗低下的人吗?5、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6.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是什么?7.《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

4、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体会两文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合作探究【拓展检测】●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2.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理解填空。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则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6、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7.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两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8.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9.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