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9535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族中学七下语文第16课《陋室铭》《爱莲说》主备人:黄春花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课型:新授课时:2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的:1、背诵默写,理解提升。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3、联系生活,提高情趣。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陋室铭一、陋室图景,交流引读。1、陋室展示:出示一幅陋室,让同学们观看思考。2、交流引读:同学们,我们看了这幅陋室图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刘禹锡是怎样看待陋室的。(板书课题及作者)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藩
2、镇势力,多次被贬。有《刘梦得文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1、读一读:①教师范读铭文,学生画出难读的字词并划分出朗读节奏。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并找出韵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名、灵、馨、青、丁、经、形、亭③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理解课文重点字词,试译短文。笔记栏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6句):运用类比立
3、论。第二层(中8句):写室内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第三层(后4句):用例证、名言来证明“陋室”不陋。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在龙则灵”暗喻什么?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概括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4、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怎样?有何特点?5、作者用什么一类比自己的陋室?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的妙在何处?7、“往来无白丁”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四、深层感悟1、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
4、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3、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喻,表现了高雅的志趣。4、文章借用“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 第二课时爱莲说一、莲花欣赏,交流引读。1、图片展示:学生欣赏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莲花,并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例:《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5、田田”,唐诗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交流引读:同学们,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这里的莲以高尚纯洁的形象出现,表现出它特有的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板书课题及作者)3、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4、题解:文
6、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1、读一读:(1)教师示范诵读课文,学生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蕃淤泥濯清涟妖蔓枝益亭亭净植亵玩焉(2)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3)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蕃濯谓隐逸君子噫鲜宜乎者也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1、请同学们找出
7、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4、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
8、。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