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docx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docx

ID:49406671

大小:130.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1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docx_第1页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docx_第2页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选择题      1.(2017·鄂州)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C)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2.(2017·江西)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种类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3.(2017·威海)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2、量的相对稳定4.(2017·娄底)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C)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5.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行,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

3、化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7.(2017·大理四中段考)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必须做的实验(图中的小花为浸润过石蕊后烘干的纸花)(A)①喷稀醋酸②喷水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④二、实验与探究8.(2017·青岛)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4、     A     B    C    D    E(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添加药品。(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9.(2017·长沙)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

5、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3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分析并回答:(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不严谨;气体产物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再通入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盛装CuO的硬质玻璃管加热,观察现象,若CuO变红则猜想正确;(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喷灯;(5)实

6、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在试管①中用足量稀盐酸清洗。10.(2017·邵阳)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C的化学式是CO2。(2)B的一种用途为作燃料(或冶炼金属或作还原剂)。(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2Cu+CO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