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16309
大小:13.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授课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 表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兴趣猜谜语吗? 课件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介绍花生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这落花生啊,它不仅仅是这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们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就要问了:老师啊,我们的资料上写的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其实呀,因为在古代,还有就是许地
3、山生活的那个年代,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就是落花生。这么一来,一边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一边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有这么一个笔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空地 开辟 居然 吩咐 便宜 石榴 爱慕 茅亭榨油三、理清课文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回答: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谈花生)看看这四件事情分别在哪些段落(文章对种花生、
4、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3.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四、抓住重点,学习课文内容1.出示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2)指名学生读(3)读准文中的;“后园、空地、播种。”这些词的读音。(4)理解“居然”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3—15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
5、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2. 理解为什么“父亲来了很难得”?3.父亲在和孩子们吃花生时给孩子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2.指名汇报:谈到花生的好处,(相机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五、相互交流,探究学习重点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父亲是怎么谈花生的?) 学习第十段(出示课件:第十自然段)学生齐读。 1.学生质疑(或老师提问) (1)花生有一样最可贵的是什么?(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品质)读相关语句
6、 (2)谈花生,为什么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上去呢?(通过对比,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不好看,却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3)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出示课件:表格),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挂在枝头 外表 矮矮地长在地上 鲜红嫩绿 高高地 印象 要挖出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汇报学习情况 (小结:由此看出花生不求外表﹑只求有用的品格。板书) 2.学习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1)过渡语:课文读到这,同学们,父亲仅仅是在谈花生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了?(出
7、示课件)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父亲是在教育孩子们做有用的人(板书),不求虚名,只求奉献。) (2)过渡:少年的许地山也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他说——(出示课件:第十三自然段)生齐读 ①理解“体面”及句子的意思。(讲体面有没有错?关键是不能只讲——不能只讲体面 ②引读第十三自然段(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人要做„„不要做„ ③理解“有用的人”,并举例子 ④小结:刚才同学们举了些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对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是要做——(学生回答)有用的人,不要做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8、⑤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 3.小结课文: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六、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