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doc

《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doc

ID:48682318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doc_第1页
《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吉林牛福萍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估算的教学策略》。估算,之前我给它的定位是处于边缘位置的知识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在小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人教实验版教材中一年级教材中渗透,无具体章节体现,到四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中也无具体章节体现,但在练习题中却有此类型题,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2011版新课标强调了估计的学习,相关内容作出了调整。此次读书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估计的重要性,弥补了以前的不足之处。一、进一步明确了估计的分类书中指出估计在小学课程中体现为数量估计(如估计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简称为估数)、测量估计(

2、如这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简称为估测)、计算估计(如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学生的门票钱?简称为估算)。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跟学生交代清楚,不能再用估计或是估一估来代替了。二、进一步认识了估算的价值《课标》强调了学生对于估计的学习,而估算是运算能力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估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二是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三是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近似”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几点,我个人认为在开展估算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标》要求,应注意三点:一是

3、把握估算教学的阶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估算的方法既是具体的,又是灵活的,要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有效开展估算教学。经常安排应用估算探索笔算法则、验算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三是要经常性地开展调研,调研学生是否具有估算意识,了解学生不愿意估算的原因,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点是我平时没有意识到且没有做到的,知不足才可以更好地进步。三、进一步明晰了要如何开展估算教学估算教学应该如何逐步地、分层次地推进,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呢?解决策略:1、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估算意识。2、讨

4、论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能力。3、培养估算的习惯。估算的教学首先应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估算作为课堂估算教学的必要背景和出发点,而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面临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辨别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计算;需要估算的还要选择:要估算得“大”些,还是要估算得“小”些。要求教师能把握住教材提供的每一次机会,逐步让学生去了解、经历或体验估算的内容、意义和方法,那么估算才可能逐步内化为他们算法策略的一部分。估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结”,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特征。它要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要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分析估算误差时

5、必须以理解运算意义为前提,估算与计算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估算并非无章可循,但它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答案的差异不仅反映在表达的形式上,更反映在精确程度上;无论答案的表达形式还是精确程度,都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算法的优化体现的并不明显。书中给出的策略值得借鉴:一是鼓励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并解释估算的思路和理由,二是设计对比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需要根据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三是鼓励学生将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进行比较,体会不同估算方法的价值。借此次读书交流的机会,我又重温了课标,对新旧课标中估计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同

6、时意识到教师的教不能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点,要对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自身成为一汪沽沽流淌不息的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补充“活水”给学生。相得益彰地学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