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教学作者

浅谈古诗教学作者

ID:47910598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古诗教学作者_第1页
浅谈古诗教学作者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诗教学作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古诗教学作者:陆玉春(初中语文广西钦北区初中语文三班)评论数/浏览数:19/617发表口期:2011-10-2920:59:20一、重视朗讹二、抓住诗眼三、把握童象四、领悟意境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国诗歌教学自古以來就耸立在中华教育殿堂中的首要地位,正凶为教诗学诗的教风文风长盛不衰,才有诗客骚人辈出,造就了辉煌的中华诗坛,建筑起宏伟的中华诗歌的金库。如今诗歌教学成为培养新吋代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

2、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牛健全的人格。在当前中学诗歌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古诗教学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血进行:一、重视朗诵诗歌富右鲜明的节奏,讲究押韵与平仄,富有音乐美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像的功能,有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通过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來,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而,很容易把人带入一个诗化的境界,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一•定的篇目进行朗诵训练,使学生通过朗诵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人意,把握作品主题,以达到对作品的

3、真正掌握。例如教学《春望》我们要通过朗诵去把作者在国家分裂、山河破碎时内心的那一种忧国忧民、伤心感怀之情表现出來,而衣朗诵《望岳》时我们就要把作者那一种对泰山的赞美与自己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來。诗是诉诸人的感情的,只有多读,思想感情才能跟诗人接近,才能“入境。二、抓住诗眼教学中耍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

4、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三、把握意象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乂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例如“兰花”本是一种口然物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并融入口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了诗歌的意彖。由丁-诗人们的反复使用,“兰花”这一意彖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脱俗的意趣。如“菊花”傲霜之花,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菊花象征白己品行的高洁。柳”和

5、“留”谐咅,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而。它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例如,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女西》“渭城朝南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这一特点在屮国古典诗词屮最为常见。只有对意彖有了淸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诗歌产生全血而深入的把握,我们才会有深挚的审美情感。四、领悟意境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就是诗屮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血,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牛。它既包含鲜明牛动的形彖,又包括了形象中蕴含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因

6、此,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务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读诗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可见,讲诗要扣住意境,是山诗歌的特点决定的。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他们面前再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他们直接受到诗人感情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并学会赏析领悟其深蕴,这是诗歌教学的关键。诗歌教学,就是师生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并加强悟性训练,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杲。如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中“山冋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在冰天雪地的边塞送别朋友的悲伤场景,友人上路,山回路转不见了身彩,然而诗人却还久久地站在那儿,深情地凝望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诗人在想些什么呢,诗人并未用语言來描绘当时复杂的心境,而是任凭学生想象和联想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还是“长路关山何时尽”的愁虑?是为朋友归京而羡慕,还是自C归期未卜而惆怅?总之,言尽而意无穷,氏屮的耐人寻味之处,非进情境者怎能领略!总之,屮国古典诗歌是屮国传统文化的粘华,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教育改革高潮迭起,语文教育1卜:在逐渐冋归诗性和人

8、性。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法,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赏析和品味诗中的情韵,才能让学生在轻松自山的气氛中获的愉悦,从而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