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31901
大小:4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7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过氧化钠的用途。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全面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学习态度;依据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风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对比探究、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讲:同学们,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先为大家变一个魔术——吹气生火。实验过程:教师准
2、备好三脚架、石棉网、棉花、过氧化钠、玻璃管。将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放在石棉网上,叫学生上台用玻璃管向过氧化钠吹气,吹一段时间可看到棉花被点燃的实验现象。教师问:我们吹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是什么原因使得棉花被点燃?引入新内容: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再解决。教师板书课题: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二)新课讲解:1.在化学中,研究一种新物质,我们都要先了解它的物理性质、结构、组成以及组成该物质的化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推测他的化学性质,并且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就接下来我们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就先来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物质—
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台上的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固体,师生一起总结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教师板书:一、物理性质我们再来看他们的组成。教师写出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分子式,从分子式的组成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教师板书:Na2O;Na2O2讲: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一价,可预测过氧化钠性质活泼。下面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验证这一预测。教师板书:Na2ONa2O2色、态白色粉末状固体淡黄色粉末状固体组成Na、O两种元素元素化Na元素+1合价O元素-2-13.化学性质(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回顾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叫学生回答。(碱性氧化物:能
4、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讲: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类比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分别写出下列方程式。教师板书:二、化学性质1.氧化钠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酸的反应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酸的反应GaO+H2O=Ga(OH)2;Na2O+H2O=2NaOH;GaO+CO2=GaCO3;Na2O+CO2=Na2CO3;GaO+2HCl=GaCl2+H2O.Na2O+2HCl=2NaCl+H2O.叫一名学生写出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叫另一名同学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导入新内容:以上为氧化钠的化学性质,那么过氧化钠是否
5、可以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来学习。(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猜想: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讲述做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自己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实验过程:在大试管中加入少许过氧化钠固体,点燃木条,制作带火星的木壁,向大试管中滴加水,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反应结束后,摸一摸试管壁的温度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边震荡边观察现象。讲:根据你们刚才观察到的现象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可能推测出板书:2.过氧化钠2Na2O2+2H2O=4NaOH+O2↑;Na2O2+2H2O=2NaOH+H
6、2O2;教师根据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分析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配平方程式、指出氧化剂与还原剂。学生在黑板上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情况。发现问题:同学们刚才观察到在反应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退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①氢氧化钠消失了;②酚酞消失了。问:用什么方法证明是氢氧化钠消失了还是酚酞消失了?生答:实验证明实验过程:将反应后的溶液编号为1,倒出少许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滴加酚酞试剂后溶液先变红后退色,滴加氢氧化钠后溶液不变色。)取少许1号溶液于另一洁净的试管中,滴加三氯化铁溶
7、液,观察现象。(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后得出酚酞消失的结论。问:为什么酚酞会消失?学生做出猜想。预测学生猜想:1温度的影响;②产物氧气的影响;③过氧化钠的漂白作用;④二氧化碳的影响;⑤过氧化氢的作用;⑥氢氧化钠的浓度问:怎样能够证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为学生提供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固体、过氧化氢溶液、酚酞试剂,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证明教师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完全反应,试管底部无过氧化钠固体残留,猜想③不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非常少,对此反应影响不大,猜想④不正确。实验证明:猜想①:将反应
8、液1倒出少许于洁净的试管中,试管放入冷水中冷却,滴加酚酞试剂震荡,观察到溶液变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