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欣赏

旅游文学欣赏

ID:46963671

大小:4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2-01

旅游文学欣赏_第1页
旅游文学欣赏_第2页
旅游文学欣赏_第3页
旅游文学欣赏_第4页
旅游文学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文学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屈原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开山之祖学习参考.....屈原: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开山之祖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他也是我国古代咏物诗的开山之祖。屈原将个人身世之慨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相结合,创立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这也成为历代咏物诗创作的圭臬;另一方面,屈原的《橘颂》以橘喻人,是咏物诗创作的典范之作,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首咏物诗。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继承《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的基础上,经过自己不断的发展与创造,形成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影响深远的“香草美人”比兴传统,这也成为

2、我国古代咏物诗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甚至人们认为屈原的作品既有言内之意,又有言外之旨,是作者“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的产物。他的《橘颂》堪称中国古代咏物诗史上第一首咏物诗,其中所说的“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表明了屈原执著的爱国情怀,“后皇佳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闭心自慎”、“秉德无私”则更被文人视为屈原精神的代表。因此,当我们回首去探寻咏物诗的发展流程时,屈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首创性作家。  一、“善鸟香草、灵修美人”——屈原作品的比兴手法  学习参考.....众所周知,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种

3、艺术手法。《诗经》中的比兴多是即兴的、直觉的联想与类比。如《周南•关雎》篇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桧风•隰有苌楚》篇中的“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这些都是作者侧耳细听禽鸟和鸣的祥和,入眼所见草木婀娜的美景而触发的情思,可以说是一种即发性的直觉的想象。而在《周南•螽斯》中写到的“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其中的“螽斯”“羽之诜诜”和子孙之“振振”,都是指后代兴旺繁盛的意思,这是注重于二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当《诗经》中的诗涉及到“美人”形象时,大多是实指,很少有以此喻彼的

4、现象。如《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首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如《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5、对于这首诗所咏的对象有不同说法:其一指文姜。根据孔颖达《毛诗正义》引《郑志载》:“文姜内淫,适人杀夫,几亡鲁国。”其一指和郑国贵族私奔的女子学习参考.....。对于这几种论争,我们姑且不论,然而不论二者说法谁对谁错,该诗的女主角的确是一位美丽无比的女子,诗中对她美色的描写,丝毫没有与道德判断联系起来。从上面两例,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描写“美女”的美色并没有和善、德联系起来,不是一种道德的象征。  屈原则在他的《离骚》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比喻、象征手法,将《诗经》中的即兴的、直觉联想的比兴内涵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由此形成独

6、具特色的“香草美人”比兴传统。王逸在《离骚序》中说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这段评论指出屈原在《离骚》中所歌咏的自然物象都有其相应的伦理道德意义,不再泛泛地停留在物我之间某种相似之处。就屈原作品来看,不仅《离骚》中存在这种比兴内容,其他作品中也有近似的比兴特质,所以我们可以说屈原在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香草美人”的比兴系统。  和《诗经》中的“美人”多指实际生活中的美女不同,屈原在作品中提

7、到“美女”大多具有一定的道德内涵。其中的“美人”或比贤君,如《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抽思》中:“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或比贤臣,如《离骚》中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或比理想中的人,如《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美人”的含义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屈原“美政”、“美质”理想的外化。此外,《山鬼》中那位“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

8、”的美丽女性简直就是诗人的自况。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在描绘寄予理想的“美人”学习参考.....时,他的情感或许会有暂时的欢愉,一旦从幻想中清醒,他看到的还是“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湘君》)的被弃现实,描写总是带着些哀伤情绪,总会涕泗交横,担惊受怕于美人迟暮。也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