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

ID:46828889

大小:549.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_第1页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_第2页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_第3页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_第4页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_张成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第4期通谋虚伪表示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张成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通谋虚伪表示属于意思表示不一致中重要的内容。我国现行民法未规定通谋虚伪表示,仅有与此相近的有关恶意串通行为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的规定。通谋虚伪表示中,通谋双方故意实施非真实的合意行为,第三人在善意的情况下,则会对通谋双方的行为产生合理信赖,因此应当保护其信赖利益。在民法典国家中关于通谋虚伪表示的立法和理论经验中,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从合理信赖的举证到信赖利益损失的范围上都有较多的研究意义。关键词:意思与表示不一致;通谋虚伪行为;信赖利益意思表示是法律

2、行为制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概念之一。《德国民法典》立法理由书将意思表示解释为[1](P447)法律行为的一个本质要素,故意思表示也可解释为关于法律行为的意思的表达。虽然意思表示一般会通过一定形式表现于外部,但是表意人内心的真意难以被察觉,这样就会出现内心真意与外在表示不一致的情况。而在判断法律行为的时候,要通过外在的“表示”探寻表意人内心的“意思”。现实生活中,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情况很多,而理论界对于此的研究也不尽相同,学者们关于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类型化选择存在分歧。笔者在研究比较中更倾向于把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分为故意的不一致和无意的不一致。故意的不一致中包含真意保留(单独虚伪表示)、通谋

3、虚伪表示、隐藏行为等;而无意的不一致主要是指错误。笔者希望通过分析通谋虚伪表示的特殊性,探寻出其中存在的信赖利益保护问题。一、关于信赖利益保护问题[2]信赖利益是和期待利益、返还利益并列的概念,而目前关于信赖利益仍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而关于此的定义学说众说纷纭,例如认为信赖利益是信赖合同有效成立所带来的利益。笔者所强调的信赖利益,其法律价值主要是维护交易安全。信赖利益保护主要建立在信赖利益损失的基础上,而一般这种损失都发生在合同因为违法或者因为标的自始不能等情况下,主要强调的是对善意无过失者的保护。信赖利益是一种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制度,信赖利益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制度本身,更在于其所

4、体现出来的实际价值。所以说,信赖利益保护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笔者旨在通过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情况中的一个典型即通谋虚伪表示,探寻出其中潜在的信赖利益保护问题。二、意思表示不一致中的通谋虚伪表示通谋意思表示中最主要的是强调“通谋”的含义,单从字面上来说,必须双方当事人的参与才可以称为通谋,所以这种内心意思和外在表示不一致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是明确的,而对于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即被第三人看到的是虚伪的,也可谓真意保留于内心。一般情况下,在通谋虚伪表示中,只要事实上有隐蔽性即可构成,无须①有欺骗第三人的必要。在实务中,有关通谋虚伪表示的案例较为常见,例如当事人之间公开订立一项买卖合作者简介:张成军(

5、1990—),男,安徽蚌埠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140·同时,秘密地约定出卖人仍然对出卖物保留所有权;又如甲原本意图赠与给乙的某物假装卖给乙,私下约定是赠与,乙无需支付对价。从这样的案例可以看出,通谋虚伪表示不需要通谋双方当事人隐瞒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在我国不存在通谋虚伪表示的概念的情况下,应首先区分类似概念。(一)严格区分通谋虚伪表示与类似概念1.恶意串通行为。依据我国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的规定,恶意串通行为指行为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实施的有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恶意串通行为之所以规定为无效,是由于其行为的目的或者内容违法。一般情况下,恶意串通行为与

6、通谋虚伪表示存在如下区别:恶意串通行为中,并不必须存在意思与表示不一致,而通谋虚伪表示必须表示与真意不符;恶意串通行为需要以加害第三人为故意要件,而通谋虚伪表示不一定以加害他人为目的;只有在恶意串通行为损害了第三人的利益时才属无效,而通谋虚伪表示的无效,是由于当事[3](P649-650)人缺乏真实的法效意思。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第7项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事行为,并不是这里所说的通谋虚伪表示,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中的隐藏行为必然无效,并且这种无效的根源在于其“非法目的”,而通谋虚伪表示行为的效力在当事人之间

7、无效,但不得以此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所以以合法形式掩盖的非法目的并不等同于通谋虚伪表示中所隐藏的另一种法律行为,因为隐藏行为的效力应当根据其是否符合法律关于行为的有效要件来定。(二)通谋虚伪表示的构成及效力依据前述对比,笔者认为通谋虚伪表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要件:1.表意人做出这项意思表示并非出于内心的真实意思。既然通谋虚伪表示的呼吁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一种情形,这项构成要件自然是必须的;2.相对人与表意人之间要有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