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96910
大小:7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破解欠發達地區縣域“貧困惡循環”的戰略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破解欠發達地區縣域“貧困惡循環”的戰略思考IIII摘要:縣域經濟是當前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基本載體,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和區域協調的推進器。研究欠發達地區縣域陷入“貧困惡循環”困境的主要原因,對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貧富差距都將起到重大作關鍵詞:縣域經濟;貧困惡循環;優勢創造一、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1・自然環境惡劣,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欠發達縣域大都位於我國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地區,交通不便,資源匱乏,信息閉塞。與發達地區相比有著不同等的“待遇”,直接制約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這是不爭的事實。受地理和氣候條件制約,農業產業結構層次低,種植業占較大比重,種植業中糧食比重
2、較大。同時,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往往帶有趨同性和滯後性,致使具有地域特色的優勢產業不多,經濟欠發達縣域這種傳統農業特色,也造成瞭工業化水平低,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結構體系落後、陳舊2.融資十分困難,發展後勁不足。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處在我國工業化由沿海到內陸漸進過程的末端,因而在投資環境、引資融資理念、投資效益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再加上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滯後,以及資金的逐利本性,導致資金大量向縣域范圍以外轉移,造成縣域經濟“失血”。由於地方財政困難,長期處於赤字狀態,對基礎設施建設無力大規模投入,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基礎社會服務設施普遍呈現低水平狀態。反過來,基礎設施的陳舊又影響外來資金的投
3、入,形成瞭惡性循環2.縣域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欠發達縣域民營經濟的主要問題是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佈不合理,大多數仍然處於傢族式管理為主的低級階段,管理上的非規范性和非科學性問題較為明顯,發展潛力有限。另外,促進縣域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體制、政策、融資、社會環境還沒有形成。縣域經濟的組織管理者對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也認識不足,熱衷於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而忽視對民營經濟主體的培育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3.市場機制尚未形成,政府規制失衡。大多數欠發達縣域受計劃經濟模式的潛在影響要比發達沿海地區大得多。政企不分,政府對市場行政幹預過多,直接導致效率低下,條塊分割現象十分嚴重,生產要素
4、、經濟要素、資源要素等流動性不足。另外,政府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和非國有經濟主體的不對稱規制,實施政府規制多是按企業規模和所有制進行設計與操作的,出發點常常是為瞭維護已經具有瞭壟斷地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從而造成瞭市場結構上的嚴重“不對稱競爭”,企業長期處於一種低效與低水平的競爭、發展之欠發達縣域擺脫“貧困惡循環”的戰略思考欠發達地區要擺脫“貧困惡循環”困境,就必須打破以往亦步亦趨的跟進戰略,選擇超常規發展戰略。使之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在區域和縣域經濟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發展格局上的持久戰略優勢,並最終贏得發展格局上的整體優勢。為此,應明確以下幾個戰略思路:1.實施“對外開放,構築開放型經濟體系”
5、戰略。堅持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培育新的增長點,構築外源型經濟與內源型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當前發達地區產業梯次轉移,資本向欠發達地區湧流。欠發達地區必須牢牢把握這一機遇,竭盡全力打造投資"窪地有目標、有目的地引領資本向欠發達地區流動2.實施“重點突破,提升整體實力”戰略。要加快欠發達縣域經濟發展,實現綜合實力整體升位,關鍵是立足縣情、著眼長遠,實現重點突破。為此,各地要結合不同的經濟發展歷史與現狀,以及資源稟賦的巨大差異,圍繞搞好項目建設與關註民生、工業強縣與新農村建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與擴大社會消費需求三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有重點地實施突破3,實施“可
6、持續發展,走文明發展之路”戰略。縣域是我國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的集中區域,也是我國國土資源的維護基點。縣域經濟發展一定要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為此,我們在發展道路和路徑選擇上,一定要考慮資源約束和環境承載能力,既要講求經濟效益,又要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從體制和機制上實現可持續發展三、破解欠發達縣域“貧困惡循環”的現實出路1.破除小農思想,樹立市場經濟觀念。由於長期封閉落後及歷史等原因,欠發達與發達地區的最大差距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因此,縣域農民要確立新的經濟意識、服務意識、雙贏與多贏意識,突出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的作用,樹立經濟運營以企業為主、經濟活動以價值
7、規律為主的市場觀念;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根據縣域經濟發展實際,以符合經濟規律的思路和舉措來經營土地、經營產業、經營技術、經營環境等2.改善投資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欠發達地區發展嚴重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要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積極招商引資。就需要改善投資環境,營造誠信氛圍,規范市場經濟。為此,必須轉變政府職能,政府應根據“到位而不越位、引導而不強迫、服務而不代辦”原則,解決“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