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86849
大小:8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7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作者:宁丽琴,叶柏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江苏南京210029【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并直接或间接地消耗人量的公共卫生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人们对于IBS的病理牛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作者就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脑-肠轴,内脏高敏感性,诊断,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
2、e,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腹痛、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以解释。IBS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消化科医师每天都会面对这样的患者。虽然冃前尚未发现IBS会导致严重疾患或致死,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并直接或间接地消耗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近年来,人们对于IBS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现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IBS是一
3、种世界性的常见病。据文献报道,全球人群中10%〜20%的成人和青少年有IBS症状,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在1:1〜1:2之间。IBS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新近研究结果显示,西方国家IBS患病率为5%〜24%,大洋洲国家约11%〜17%,非洲国家10%左右,亚洲国家5%〜10%[24]o我国北京、广东、香港等地也曾开展关于IBS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如北京2000年的患病率为0.82%(RomeII标准)和7.26%(Manning标准),较亚洲平均水平偏低;而广州2001年、广东2004年的患病率分别为5.
4、6%和5.62%;香港2002年患病率为6.6%[56],与亚洲其他国家水平相近。2发病机制几十年来人们不断提出各种假说试图阐明IBS的病理生理机制,但儿乎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完全解释所有IBS的临床症状。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IBS是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发病机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不同疾病亚型、不同个体可能有所不同。2」遗传因素Levy等⑺在他们的研究中探讨了遗传因素在IBS中的地位,发现双生子中同卵双生IBS的共同发病率耍比异卵双生高出2倍(分别为15.2%及6.7%)o此项研究提示I
5、BS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易感性。最近,对IBS患者G蛋白亚单位、A2受体、白细胞介素10(IL10)、胆囊收缩素1(CCK1)受体的研究捉示,遗传因素可能同IBS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于治疗的不同反应相关[89]o但是,遗传因索并不是IBS独立的发病因索,需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才能使疾病的表形得以充分显现。现有的众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遗传在IBS中的作用。2.2胃肠动力异常对于IBS发病机制的研究最早源于动力方面。IBS肠道运动功能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曾一度限于远端结肠的观察。多数研
6、究提示,腹泻型IBS患者在餐后或肠道受到刺激后,结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和峰电位明显增强,结肠集团运动增加可致腹痛和排便。便秘型IBS患者结肠对进餐的反应减少,表现为进标准餐后,升、横、降结肠反应减弱。近年来对全胃肠道研究发现,结肠并非唯一存在功能异常的部位,食管、胃、小肠、回盲肠部以及胆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易激性",尤其是小肠,目前被认为是与IBS症状产生有密切关系的部位[10]o2.3内脏高敏感IBS患者除表现有腹泻、便秘外,常表现有腹痛或腹部不适感,这些疼痛或不适仅用肠道运动异常难以完全解
7、释。1973年Ritchie等[11]首先提出IBS患者存在”内脏高敏感啲概念。此后,众多研究证实,IBS对结肠直肠气囊扩张的敏感性增强,疼痛阈值降低。另外结肠的反复疼痛刺激可引起慢性感觉过敏,其发生机制可能涉及外周感受器、信号传入、脊髓背角、中枢神经及胃肠道生理状态等各个环节[12]oIBS患者可能存在广泛的内脏敏感性增强。其不仅表现出直肠与结肠的高敏感性,而且消化道的另一些区域,如空肠和食管也表现出高敏感性。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存在差异,内脏感觉过敏的部位具有个体化的特性,有的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过敏
8、,有的则表现为小肠感觉过敏。2.4肠道炎症与免疫功能改变部分急性肠道感染的患者在病愈后出现了IBS症状,提示IBS可能与感染相关。这一观点得到了流行病学资料的证实。炎症免疫如何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目前仍不明确,其可能途径如下:(1)肠道感染可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合成和释放增加,部分患者感染后中枢CRF神经元的功能异常持续存在,从而CRF对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持续影响。(2)某些感染肠道的病原体直接破坏肠黏膜屏障,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