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

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

ID:46737078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_第1页
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_第2页
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_第3页
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关键词】小学生自学能力【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69-01“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老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教会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起始环节,是完整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的前提保证,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备课时,笔者先备预习,考虑提出哪些预习要求,采取怎样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预习,以及怎样检查预习效果等。在

2、指导学生预习时,把预习的要求明确地提出来:第一步,根据课后生字表读通课文。第二步,再读课文,读顺课文。第三步,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生字时,要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在理解字义、词义时,借助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和语境去理解,以更好地运用词语;实在无法解决的就留到课堂上来学习;并要求把对生字词的预习所得(如:生字的读音、部首、音序、组词、形近字等)记在预习本上。第四步,再读课文。积极地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在引导学生质疑时,重点引导他们把问题落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对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讨论,让学生感觉

3、到自己的学习很有意义,感觉到这样的学习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独立地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日常还能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重在备学生,既备怎样教,又备学生怎样学。如教学《观潮》一课时,针对这一单元“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训练重点,先总体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后,接着以“潮来时”这部分的教学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训练点:①找出描写潮来时的景象和声音

4、的词语和句子。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一边读一边想象大潮由远而近的景象,去感受大潮声势之浩大、气势之宏伟,进而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它是“天下奇观”了。总之,教师在上课时,应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学生读书的方法、阅读的习惯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而,教师应该坚决抛弃那种“满堂灌”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这样的课堂才能营造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和谐气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同时培养起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三、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略读课文是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它对于

5、学生培养和形成自学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把阅读课上成讲读课,只强调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注意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慢慢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略读课的教学,笔者一般都采用这样的方法:先由学生参照课后提示问题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让他们再读一读,也可以背一背。如教学《月下桨声》这篇略读课时,按照以上阅读方法,安排了如下训练题:①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

6、事?②小女孩儿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小女孩儿是个诚实的人?利用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地自读课文,动笔画画、写写、想想。接着,再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儿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进而思考:小女孩儿为什么要把多给的一块钱退给买鱼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只作适当点拨,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还要注意总结学生读书的好经验、好方法,并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

7、能力和写作水平。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自学的自信心。(责编黄鸿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