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

ID:46414527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_第1页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_第2页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_第3页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_第4页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探討摘要:目前江蘇省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如火如荼,改革重點是把養老保險制度現有的現收現付制轉變為部分積累制。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是養老保險基金缺口越來越大,養老基金無以為繼。但是現有的研究大都是基於對歷史數據進行說明的,對未來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意義不大。文章通過總結現成學者的研究結果,探尋適合江蘇省制度改革的理論依據,對於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都具有現實意義關鍵詞:社會養老基金需求;社會養老基金供給;社會養老改革;制度變遷一、研究背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髙峰期的到來,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2、制度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目前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供求嚴重失衡,資金缺口巨大。研究表明,截至2010年,江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817.0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7%,全省已經進入老齡化。在2010年之後,老齡化速度開始加快,2010年老年人口將達1223.46萬人數,占總人口比重為15.73%,相當於歐洲目前平均老齡化水平;2020年之後老齡化速度更快,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6個百分點左右,到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達到最高值2090萬人。面對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江蘇省的養老保險制度難堪重負,截至2006年,江蘇省企

3、事業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在職職工共為1059.25萬,參保的離退休人員共為302.38萬人,在職職工與離退休人員比為28.5466%O離退休人員的快速增長必然帶動養老金支出規模的擴張,養老金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理論研究(一)福利經濟學中的社會保障理論英國經濟學傢庇古一一“福利經濟學之父”,福利經濟學創始人,在名著《國富論》中提出瞭在“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在自由競爭市場的調解下,可以使追逐個人利益的同時實現社會經濟福利最大化。並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經濟學》一書中創建瞭完整的福利經濟學體系,其主張增加國民福利的主

4、要途徑是增加國民收入oTitmuss(1991)也認為,政府不僅應該提供國傢福利,而且應該提供普及性而非剩餘性的社會福利,普及性社會福利制度不僅具有天賦人權和自然公正的理論基礎,而且可以避免選擇性福利制度給那些接受社會福利服務弱勢社群所帶來的“制度性恥辱化過程”。Keynes同時提出瞭消除貧民窟、建立累進稅制和頒佈最低工資法等一系列具體的政策主張,從而為建立失業社會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奠定瞭理論基礎(二)養老保險基金供求研究歷程第一,國外研究。目前對養老保險制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現收現付制度和基金

5、制養老保險制度,兩者的比較研究是近年來養老保險理論研究的熱點。現收現付制的理論基礎是Samuelson在1958年建立的疊代模型。即著名的利率與人口增長的生物理論(biologicaltheoryofinterestandpopulationgrowth)oSamuelson借助此模型論證瞭現收現付制的運行機制,並指出在一個純粹儲蓄型經濟中,養老基金的增長主要取決於人口的增長隨著西方國傢人口老齡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西方實行現收現付制的國傢面臨著養老保險制度收支難以平衡的問題,養老基金缺口越來越大oFeldstein(1974

6、)研究表明,由於美國現收現付體制的存在,私人儲蓄呈下降趨勢;現行的制度對私人儲蓄帶來負面影響。但Blanchard和Fischer(1989),Barro和Sala-1-Martin(1995),Zilibotti和Dirk,krugcr通過構造具有利他主義因素的生命周期模型,解決瞭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儲蓄是外生的缺點,同時指出代際之間的關系,在考慮經濟行為人的利他因素的情況下,現收現付的公共養老保險體系並不一定會減少私人儲蓄,並引發瞭對養老保險體系的儲蓄效應的研究。由於現收現付制不能解決老齡化問題,近年來許多經濟學傢開始研

7、究基金制,並比較研究兩種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模式和方向,並取得瞭大量研究成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學術界還出現瞭對養老保險政策變動效果的定量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uerbach與Kotiloff(1987)提出瞭基於0LG理論創立的動態生命周期模擬模型,一般均衡模型一一CGE模型,又稱A-K模型,並以此對OECD四國的老齡化與社會保險體系進行瞭帶有儲蓄行為的生命周期分析第二,國內研究。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未來中國城鎮養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選擇問題、中國養老保險的隱性債務、轉軌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響問題、中國養老保

8、險制度變遷的經濟效應問題等幾個方面。陳志國(2001)指出,我國現行養老保險籌資模式存在著五大缺陷:一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名分實合,部分積累制成為實質上的現收現付制;二是基本養老保險費定價偏高又缺乏彈性,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日趨降低;三是行政管理、投資營運雙項職能混同,管理效率、投資效率低下;四是基本養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