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

ID:46385979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3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_第1页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_第2页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_第3页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_第4页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反思与探析[摘要]在地方政府招商与国有企业非理性投资背景下,非国有经济发展呈被动状态,再次引发了政府、企业以及理论界对“国进民退”问题的激烈讨论。经济转型中计划经济调控手段存在引发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产生对产业、市场以及信贷资金的挤出。“国进民退”蔓延容易造成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度性歧视和根除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市场行为,是解决“国进民退”问题的核心[关键词]国进民退市场经济经济转型改革[中图分类号J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

2、3(XX年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项目研究员,研究方向:市场经济理论、产业经济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之争本次论争的主要观点大致可分三类1.“国进民退”客观存在。王小鲁(XX年以来的企业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统计分析认为统计数据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趋势。中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郭伦德认为,衡量“国进民退”应从效率角度看,如果“国进民退”没有带来效率的损失,或者提高了效率,就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3•慎

3、言“国进民退”。周其仁认为,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国进民退"现象,要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的研究剖析,到底这是双方自愿的市场化行为,还是由于政府的强制强迫。市场竞争之下,任何市场主体都有进或退的可能性,因此,要谨慎对待“国进民退”的论述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点,得出不同的结论。从经济发展本身来看,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是市场的主体。在发达国家,也存在两类经济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谁进谁退本身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但在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情形下,所谓"国进民退”虽然是一种经济现象,但它的出现暴露出计划经济影响

4、还根深蒂固。在现行体制下,'‘国进民退”几乎已演变成为一种周期性现象二、“国进民退”问题的根源与寻租行为“国进民退”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政府以非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分配,并将它的外部性以及引致成本通过各类转移支付由市场所承担这种非市场化资源分配中,国有企业主要受到五个方面力量的推动:第一,以国资委作为股东代表的行政机构,为确保国有经济发展不遗余力地为国有企业争取资源。第二,作为政府最有力的抓手,财政部门为确保经济的短期平稳,财政大部分转移支付的资金通过不同的方式流入国有经济;第三,银行信贷资金分配

5、。因存在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银行为规避市场风险更愿意发放给国有企业;第四,地方政府以提供大量廉价的土地或地价返还等资源吸引国有企业投资。第五,政府采购愿意给予国有企业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是制度性排挤非国有经济在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国有的企业扩展本能与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具备了共同的制度基础。国有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产和国资背景,拥有与地方政府谈判的资本,获取“超市场”的待遇和政策优惠。这种寻租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非市场化地谋求共同利益。央企加大地方政府的投资与地方政府抛绣球式的邀请

6、投资,根本在于利益。央企的建设拉动了地方投资,也带动当地的短期GDP增长。地方政府以获得多少家央企,建设多少个大项目为荣,通过积极给予廉价的土地(多以招拍挂地价返还方式)、巨额补贴等形式吸引央企的投资。这种行为多以短期行为为主,易忽视对市场和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负外部性等问题2.在地方政府配合下占有廉价资源。随着城市化深入,土地资源的价值不断重新定价,特别是在发达的沿海地区。央企对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物业出租,该业务甚至成为了在当地的主业。在部分行业如稀土、煤炭等资源性领域,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配合

7、下,大势收购或者非市场手段获取资源的开采权。国企因低价获取到资源,造成大量的土地和资源的低效率利用1.共同进行政策寻租。地方政府与央企建立新的利益纽带后,双方共同向中央寻求特殊政策。在竞争性领域,地方政府通过与央企合作获取市场发展的扶持政策。更有地方政府借助国有企业进入提出与中央共享央企所得税等三、“国进民退”的挤出效应“国进民退”的存在是对市场的一种侵害。国有企业通过其计划经济的天然优势,从产业准入、市场获取、资金分配等方面将非国有经济挤出,造成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破坏1.产业准入威慑效应的挤出。

8、目前,中央企业通过整合仅为122家,总资产达到24.3万亿元。央企从资产规模上看,在国内市场中属于巨型企业,涉足的行业集中在资源、公用事业以及重化工行业。按国资委分类,绝对控制的行业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运输、航运、军工和电信七大行业在内,这些行业除军工还在重组外,其他基本已完成资产整合。第二类是政府需要保持较强控制即可,包括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支柱行业。大型企业进入产业中对行业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每切入一个行业央企少则十几亿元,多则百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