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

ID:20897654

大小:73.9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7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_第1页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_第2页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_第3页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_第4页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进民退”现象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木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国家理论、制度变迁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国进民退”现象的理论依据。对“国进民退”现象的现状,影响以及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最近也注意到国内外媒体都有说中国存在’国进民退’这个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W进民退”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经济后果并提出正确对待国企民企发展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制度环境和进入与退出壁垒视角來讨论“国进民退”的现实状况和影响,提出了应当调整好在市场经济屮的定位,战略性调整国冇企业退出,选择性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政策等建议。对于“国退民进”概念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一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

2、的缩小,甚至于退出。广义上讲,出了上诉内容外,还表现为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有市场经济的屮市场主体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关键字]有经济社会经济手商1前言4一、国进民退现象的概念8(一)“W进民退”的概念8(二)“国进民退”的现象8二、国进民退的现状分析10(一)国企垄断延伸,涉入竞争行业10(二)国企依靠资金优势进入,扩大业主范围10三、“国进民退”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12(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国家宏观调控干预12(二)国现存金融环境体制的影响12四、对“国进民退”现象的看法14论16参考t献17导言中国的改革来之不易,但近几年所

3、发生的国有公司并购民营变成一种趋势,打开了国进民退的魔盒,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表示:现在的W进民退不是单个公司现象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甚至是国有公司、中央国企的一致行动。不是单个领域而是遍及到许多重要的工业领域。不仅仅是上游的一些联系到国计民生的国企。现在国企自然独占一些垄断工业领域并且涉及到许多其•他的工业。中国的宪法中现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准则这是不容怀疑的。国进民退是公有制的回归是进步不是倒退。如葛兆强认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出现的W进民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对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也是必耍的。事实上金融危机后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如美国政府出

4、巨资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具有其人多数股权现在为国有股。出台几轮救助办法挽救AIG,政府具有了该公司的大多数股权。所以国退民进的。现象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当地。国进民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首要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领域市场比例的扩大以及民营公司在该领域市场比例的减小甚至推出。中国近来发生的国有公司兼并和扩大确实变现出了一些国进民退的痕迹。但学术界的争论通常使民众留下一种意识形态之争的印象。批判和质疑国进民退的专家屮有许多是新&由主义者他们建议全部私有化施行完全地市场经济。撑持国进民退的专家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图是要消除私有制和消除阶层扩大和充实国有公司是必定之举也是中国前进的方向。对国进民

5、退持中立的大多是政府官员中国当前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施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经济准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淮则建议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同开展。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态度来为个自的利益诉求和支撑但疏忽了经济开展的意图。经济开展是为了国家的强壮为了全体国民的赋有和健康。从理论上说作为一种现象.一、中国现阶段“国进民退”现象的概念自2010年以来,“国进民退”这个概念再三被大众提起。而关于中国是不是存在“国进民退”之争也愈演愈烈,那么“国进民退”这词一般用于标明国有资产进入某个领域而民营经济被逼撤出某个领域而言。“国进民退论”、“与民争利论”这些极具敏感度和煽情性的概念遭到外界高度重视,“这场始自学术

6、界的少数人的言辞,逐步演化晋级为事关中国是革新仍是撤退的体系之争”。关于“国进民退”概念的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表现为国奋经济在某一或某些工业领域商场比例的扩展,以及民营公司在该领域商场比例的减小,甚至于退出。广义上讲,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与或许说微观调控力度的加强。还有专家表述为:“国进民退”是有歧义的概念,有时指微观经济结构全体改动趋势,即国有经济古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有时指单个公司或领域的案例,即国有公司进入了不应进入或“不必进入”的新领域。上面两个概念虽有不一样,但都说明晰“国进民退”不仅仅是指国有经济在产量比重、资产比重、利润总额、作业人数等微观经济

7、目标上的比重增大;也指有些国有经济(国有公司等)进入到不应进入的领域,如运用独占方位、本钱优势等抢占私营经济生存空间。(一)“国进民退”的概念中国是不是存在“国进民退”这要从多个视点去思考。199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建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同打开的社会主义商场经济,把商场调理和微观调控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打开生产力。民营经济方位发生了无量改动,从“容许存在”到“恰当打开”,从“容许恰当打开”到变成“重要补偿”,从“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