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进民退”现象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

ID:42870549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_第1页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_第2页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_第3页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_第4页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国进民退”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国进民退”现象摘要:当前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已经超越其字面含义而深入到制度和体制层面,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国进民退”讨论,不应局限于表象的观察,还应看到事物的本质,从党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去辨证看待,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并能为可期的未来作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关键词:“国进民退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改革一、引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经济发展迅速,而民营经济发展势头放缓,社会上掀起了“国进民退”的议

2、论热潮。新一轮“国有化”浪潮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国有企业在其冲击Z下大量出现亏损、倒闭和职工下岗的情况,随后,中央提出了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计划,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收缩到垄断行业和更具优势的竞争领域,此时冇关国冇企业的改革已初现倪端,只是国有经济当时所占比重还比较高,全社会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和研究;2004年“郎顾Z争”给社会当头一棒,人们才开始认真反思国企改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了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来拉动内需,以大型央企为主的国有企业成为主要的受益者,有关山西煤企重组、山钢收购口钢、中粮入股

3、蒙牛国企兼并、整合的个案常见诸报端。一时间商界、学界甚至是政治界掀起了有关“国进民退”话题的广泛热议;而政府陆续颁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除了可被视为普适性的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产业扶植政策外,支持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政策导向相当明显,“国进民退”似乎已成不可避免Z势。二、当前“国进民退”现象的概述最近新一轮“国有化”浪潮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国冇企业在其冲击之下大量出现亏损、倒闭和职工下岗的情况,随后,中央提出了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计划,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人放小”,国有经济收缩到垄断行业和更具优势的竞争领域,此时有关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初现倪端,只是国

4、有经济当时所占比重还比较高,全社会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和研究;2004年“郎顾之争”给社会当头一棒,人们才开始认真反思国企改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屮国政府迅速推出了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来拉动内需,以人型央企为主的国有企业成为主要的受益者,有关山西煤企重组、山钢收购日钢、中粮入股蒙牛国企兼并、整合的个案常见诸报端。一时间商界、学界甚至是政治界掀起了有关“国进民退”话题的广泛热议;而政府陆续颁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除了可被视为普适性的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产业扶植政策外,支持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做人做强的政策导向相当明显,“国进民退”似乎已成不可避免Z势。三、历史

5、“国进民退”现象的概述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当前国情是密切相关的。回顾改革开放的丿力史,1978-1989年,随着所有制理论禁区被逐渐打破,私营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1989-1991年的宏观调控中,民营经济发展曾一度陷入了停滞。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使民营经济发展再次得到鼓励,1992-2004年期间,民营企业并购了一批处于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成为国有企业的“救赎者”。此后便是我们所看到的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放缓,国有企业则是高歌猛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更是将这趋势开放的丿力史中,其并非刻意照此发展,而是国情使然。此轮“国进民退”浪潮,不是一个突兀孤立的现象,而

6、是应国情逐渐发展形成的。四、“国进民退”现象辨伪“国进民退”是一种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退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或者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理解为“国进民退”。是否存在“国进民退”成为各界争论的重点。目前比较接受的观点是整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而部分行业或地区存在“国进民退”的。胡鞍钢就从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企业产值、企业利润、税收及公共财政资源的贡献等方面科学论证,得出整体上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的结论。尽管宏观数据指标表明我国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趋势,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国进民

7、退”的案例。国务院官员就曾就此解析“国进民退”的个案,并指出垄断延伸,涉嫌不公平市场竞争、依靠资金优势进入,“子孙公司”突破主业范围、借助行政许可扩张,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借助产业整治的兼并,获取较多市场份额、借财政或国家资源投入带来长期风险是造成“国进民退”个案的五大原因。国家关于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有进有退”,我们应该结合其背景和方式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结论。五、“国进民退”现象的本质尽管“国进民退”只是对既有现象的抽象概括名词,其用词是否妥当值得商榷,甚至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