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ID:46335212

大小:7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_第4页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自行研制的中医药复方预防肝损害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用肺结核初治化疗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以不同时间作为观察点,以胆红索、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作为观察项FI,观察各组中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肝损害绝大多数发生在抗虏开始2个月内,尤其是2周内发生率最高,占所有肝损害病例的48.00%;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是11.94%和6.06%,均低于空白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显疗效优势。

2、结论自行研制的中药复方可明显降低肺结核化疗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避免了临床上中断治疗的现象,且英价格低廉,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关键词]肺结核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中医药预防[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17-0127-02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Z-o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以肝功损害、胃肠反应等毒副反应最常见,占所有毒副反应的72・68%[1]。有效预防肺结核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是肺

3、结核临床医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经临床多年实践,应用传统中医药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5月肺结核初治患者204例,其中男133例,女71例,年龄16〜81岁,平均(39.5±19.8)岁,全部病例均按卫生部印发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07年)》的诊断和治疗标准进行。1.2治疗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o因为不良反应大多数发生在化疗的开始2个月内,故本研究的预防性用药设计在化疗前2个月[1]。1.

4、2.1空白组利福平(R)0.45g,异烟腓(H)0.3g,乙胺丁醇(E)0.75g,晨起空腹顿服。毗嗪酰胺(Z)0.75g,2次/d,口服。服用2个月后,改服异烟腓、利福平,到完成疗程。1.2.2対照组在空白组治疗方案中,加用护肝片(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冇限公司)。具体用法:每犬3次,每次4片。同化疗一起开始进行,疗程2个月。1.2.3治疗组在空白组治疗方案中,加用我们精心研制的中药复方(组方:南五味子、轮叶党参、光山笏、北黄罠、炙甘草、炙柴胡等),每天1齐I」,水煎服,分2次服用。同化疗一起开始进行,疗程2个月。1.3观察指标观察归纳各组肝损害出现时间、例数,英中肝损害包括转氨酶

5、升高、黄疸、乳酸脱氢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等其屮一项或以上[3]。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W40U/L,血清总胆红素(TBTL)正常参考值W19umol/L,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W220U/L,碱性磷酸酶(ALP)止常参考值W150U/L,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参考值W58U/L;分别采用0.5、1、2个月及2个月后(停用干预药物后到化疗结束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点。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釆用x2检验,检验水准a二0.05o2结果2.1各组肝损害发生时间、例数及比例分布治疗结束后,共有6例脱落病例(空白

6、组3例、对照组1例、治疗组2例),各组肝损害出现的时间、例数及比例见表1。各组肝损害绝大多数发生在抗密开始2个月内,尤其是2周内发生率最高,占所有肝损害病例的48.00%;治疗结束后,対照组和治疗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是11.94%和6.06%,均低于空白组的20.00%,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显疗效优势;停用预防性药物后,对照组有少数病例仍发生肝损害,治疗组在停用预防性中药后到治疗结朿无再发肝损害病例。2.2肝损害患者不同肝损害类型的分布对发生肝损害的病例,根据肝功能化验指标情况,进一步分析其肝损害类型。参考文献[3]把以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特

7、征的病例归为肝细胞炎症坏死型;以黄疸升高、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等升高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病例归为胆汁淤积型;二者均突出者归为混合型。各组发生肝损害的类型及例数见表2o各组肝损害的表现均以肝细胞炎症坏死型为主,共17例,占所有发生肝损害病例(25例)的68%,其表现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而胆汁淤积型占20%;混合肝损害型仅占12%。3讨论木研究表明,抗撈药物引起肝损害多在治疗开始的2个月内发生,占所有发生肝损害病例数的88.00%,尤其是2周内发生率最高,占肝损害病例的48.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