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ID:46264297

大小: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_第1页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_第2页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_第3页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_第4页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摘要]日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排尿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対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留置导尿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刺入神阙、关元、气海、屮极、三阴交、曲泉、肾脸、膀胱腌、八醪(上醪、次醪、中醪、下醪穴),行捻转提插手法,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5次,疗程4周。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残余尿量、出现尿路感染和达到平衡膀胱

2、的例数。结果疗程结束时,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减少(96.3±45・5)mL,尿路感染人数较少(10例),达到平衡膀胱的人数较多(31例),两组相比冇统计学差异(P<0.05)o结论相比留置导尿法,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具有明确疗效。[关键词]间歇导尿;脑卒中;针刺;神经源性膀胱[中图分类号]R473.5;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30-0094-03当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空机制发生障碍时,即发生神经源性膀胱[1]。脑卒中

3、后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为37%〜58%[2],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间歇导尿术[1]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笔者采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排尿障碍,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后出现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共90例,其中缺血性卒中60例,出血性卒中30例,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3],卒中后出现排尿障碍(残余尿量>100mL),排除伴有帕金森病、脊髓疾病、尿路肿瘤、尿

4、路结石、有尿路手术史、严重糖尿病及尿路感染未治愈者。1.2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选择针刺、会阴护理、膀胱训练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留置导尿法,用14〜16号双腔气囊尿管进行无菌导尿术,每周更换导尿管及尿袋。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4000)mL/d];保持会阴部清洁。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法,使用14号的一次性无球囊的无菌导尿管,进行常规的无菌导尿技术;进行饮水训练,患者每口的液体入量为1500-2000mL,避免不规则饮水,早、中、晚各饮水400mL,包括饮食中的水分,两餐中间饮

5、水200mL,20时至次日6时不饮水,使膀胱冇规律的充盈;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决定导尿的次数,在患者无自主排尿情况下,可4〜6h导尿1次,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停止导尿。针刺治疗,取侧卧位,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选用不锈钢无菌毫针分别刺入神阙、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曲泉、肾脸、膀胱月俞、八醪(上醪、次醪、中醪、下醪穴)。行捻转提插手法,平针平泻,有酸、胀、麻等感觉,每次治疗30mine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1.3评定方法及标准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包括:(1)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自主排尿后用导尿的方法

6、测量残余尿量;(2)治疗后尿路感染的例数:开始治疗后,每周进行中段尿的细菌培养,尿路感染诊断标准[4]: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2105ciu/mL;②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高倍视野,或冇尿路感染症状者。具备①、②可以确诊。如无②则应再作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2105cfu/mL且两次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③尿细菌数在(104〜105)cfu/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105)cfu/mL,可结合临床表现确诊;(3)治疗后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当患者自解

7、尿量与残余尿量的比值接近3:1时,称为平衡膀胱。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1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两组残余尿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疗程结朿时治疗组患者的残余尿量(96.3±45・5)mL较对照组(144.3±55.2)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2两组治疗后尿路感染例数比较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共有10例合并尿路感染,少于对照组

8、(26例),两组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2.3两组治疗后达到平衡膀胱例数比较治疗组达到平衡膀胱的共3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表1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x±s,mL)表2两组治疗后比较3讨论神经源性膀胱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