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

[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

ID:46158163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_第1页
[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_第2页
[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_第3页
[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浅论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后续培养问题摘要: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而实现这一保障的前提就是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虽然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在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但还不够完善,只有把教师推向实践,双师索质提高了,才能提升教师的社会竟争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竟争力,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关键词: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一、前言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统计的数据,我国目前高级技师与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

2、%,而西方发达国家能够达到40%,我国目前相关人才企业需求的比例在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业迫切需耍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毕业生,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能工巧匠型的毕业生,势必耍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基于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二、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与应具备的素质广义的实践能力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而这里提到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即

3、所谓的“工程实践能力”,具体的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应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院校教师既要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以及相关专业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工艺实验及创新能力。第二,具有广泛的本行业职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能力,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融合。第三,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实习及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四,高职院校教师不但了解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还应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与行业管理的能力。鉴

4、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和本科院校教师不同,所担负的己经不单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他们除了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木职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用业务与操作技能,向双师素质教师看齐,做到“一专多能”型教师。三、高职教师实践能力面临的瓶颈(一)实践培训机会少截止到2010年9月,我国拥有37.7万名从事高职教育的专任教师,生师比的比例为17.27:1,即每17名学生拥有1位专任教师,尽管近三年來全国高职类教师总体人数规模增长较快,但学生扩招比例也是比较大,高职教师总体数

5、量仍旧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依I口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正是因为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专职教师的增长速度,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授课任务普遍较重,教学压力比较大,教学计划课吋数普遍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水平,在高职院校一般任课教师的周课吋数大都接近18节课,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就是各高校编制紧张,编制冷批部门并不是按高校相应牛师比例来审批教师编制,只是逐年略有增加,教师编制的增长速度严重滞后于学生扩招增加的人数,为了维持止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只能把大多数经历花在校内口常工作和课堂教学,学校也就很难抽调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

6、训或参加专门的实践培训來提高实践能力。(二)锻炼内容不理想教师到培训单位,课程紧,考核松,容易走马观花,从实践内容上看,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比例虽较高,但层次和质量让人担忧,项目研发大部分教师做不了,这里有教师能力的问题,也有企业配合的问题;比如结合实践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与编写实训教程,为数很少。(三)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虽然有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且政策执行力度不大,通常学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执行起來有一定的难度,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指

7、标单一,评价体系不科学,既缺乏科学性又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下企业锻炼缺乏一定的监控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往往会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实践锻炼的目的。为此,高职院校职能部门应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进一步解决工学矛盾,让教师真正认识到企业锻炼是教学的需要,衡量教师水平的直接指标就是职称,教师职称乂与个人收入紧密相连,在现有的职称评定体系中,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Z—就是科研成果,为了职称教师偏重于写论文,做课题,而忽略了对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教师以学术提升推动个人发展,学校以学术提升推动学校发

8、展,导致不断削弱实践性教学内容这样一个局面。同时,学校对教师现行的考核机制是完成定额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量,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侧重于课堂教学效果而忽略实践课堂教学效果,这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理论教学和科研T作中,没有意识到提高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四)培养周期难确定由于高职院校中各专业特点不同,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如专业教师培养吋间多久合适,多少吋间培养一次,每次培养多少人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每个专业的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