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

ID:45564778

大小:58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4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_第1页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_第2页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_第3页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_第4页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文中的句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复习第四讲文句翻译学习目标1.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3.强化文言翻译的踩点意识——领会——实践考纲在线《2013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简要解读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近年,大多数省市高考卷翻译保持在10分,全国课标卷为10分。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要求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

2、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带有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等现象的实词,重要虚词;涉及判断、被动、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现象的句子。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在这些方面下工夫,掌握中学阶段所学过的文言基础知识,熟悉教材,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同时,文言文翻译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以直译为主,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复习时,应适当动笔,提高表

3、达的准确性。1、字字有着落2、以直译为主3、意译为补充}——“信”——“达”“雅”4、译准得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积累是基础,理解是本质。一、“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一)直译1.换即替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4、总角”,男女幼童的头发扎成两个髻如羊角,是幼儿的特定称谓。翻译时要将“总角”换成“幼儿”。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六合”,本来是“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弱冠”等。2.补即增补。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5、(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受”、“坐”,分别应译为“接受”、“座位”。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③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2011年高考湖南卷)译:韩文公的文章,振起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①问之,(那些耻笑别人学

6、习的人)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例①,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②輮以为轮。(《荀子·劝学》)这里“輮”“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应该补上。即“輮(之)以(之)为轮”。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情况十分普遍,要结合前后文分析,看省略的宾语指代的是什么,在翻译时补出。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了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

7、“而不至”之类的分句。④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⑤赐之(以)彘肩。(司马迁《史记·鸿门宴》)(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四”是数词,用在动词前面,要补出有关的量词“次”。②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调即移位。

8、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