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

ID:45376971

大小:301.84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12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_第1页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_第2页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_第3页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_第4页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理论的发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 第二节西方德育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教育的思想,认识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深刻。2、了解西方几种有代表性的德育理论流派及其观点,并认识其对当前学校德育的意义和价值。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的视野。道德是人们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而产生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和谐社会”问题????你知道古代的哪些学派和名人的道德教育观点,他们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热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这个是愚民政策,孔子也由此成为不尊

2、重劳动人民的典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改变先前提出的“礼不下庶人”为“礼可以下庶人”,意识到了教育对提高人的素养和稳定社会政局的重大意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则屹立于世界东方,与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时代之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不免落后,但中国文明形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结构

3、,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并未消失。[内容丰富]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道德规范、施教的途径、方法等。[功能完善]家、国;个体、社会[教育结构完善]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教育的内容,实施的方法实施的途径实施的原则第一部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一、孔子简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人性理论的思想家,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培养理想人格的作用基本内容:“仁”和“礼”,仁的内容是“爱人”,其社会功能是“克己复礼”。德性修养的原则和方法1、学与思,“学而不思则

4、罔,思而不学则怠”;2、克己与内省:一方面,“君子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之”,另一方面“过则勿惮过”,认为“君子只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3、慎言而敏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以及“言中伦,行中律”。二、孟子简介:孟子[战国]十分推崇孔子,“乃所愿,则学孔子。”,并以孔子的思想继承者自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本善”的学说的思想家。教育目标:“明人伦”相信人的善的潜质:人的“四端”(仁义礼智)“固有之也”,“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基本观点变化的观点和主体性的观点:人的本善是可以失去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

5、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所以,不是“人人皆尧舜”。实践的观点:主张道德修养需要培养“浩然之气”,磨砺意志,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百折不挠的“大丈夫”。“反求诸己”要求“知耻”、“思诚”、“明善”,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三、荀子简介: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伪:后天习得的因素),一方面提出:人性的“天之就也”“生之所以为然”的恶,一方面主张要去恶为善,“化性起伪”。理想的人格(培养目标)是“士”“君子”“圣人”。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个性完善的作用:教育过程即“化性起伪”“去恶转善”的教化过程。荀子在教育方法和过程方面的主张1

6、、主张“隆积”“积靡”,即“逐渐熏陶”,提倡“积善成德”。认为能否成为圣人在于“肯为”与否,即能锲而不舍地努力进取。2、主张“防微杜渐”,认为环境和习俗对人的品性有很大的影响,必须“慎注错,慎习俗,大积靡”,防微杜渐。3、注重修养与教化,主张培养好善疾恶、“择善从之”的精神,并将“礼义教化”与“修身自强”加以辨证协调。4、主张“主、导”:对欲望要加以调节控制,合理疏导。5、主张在培养个性品德时补偏救弊,立于“中道”;6、主张以批评者为师:“故非我者而当也,吾师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四、墨子培养目标是:能担任治国利民的职责、具有兼爱精神的“贤士”或“兼士”,;内容:主张“兼爱”

7、和“非攻”。提出了听言迹行、察其所能、量功分禄及“合其志功而观“的考核、评价人才的原则。(全面的观点)道德行动中的“利益”原则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兼爱是相互间的义务,并与物质利益相联系,“义,利也。”将“利人”“利天下”理解为“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认为“爱人”应以利人为目的和内容,同时又将“义”作为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从而提出“贵义”,使义和利达到统一。五、韩非子[法家]简介:韩非子为秦始皇及后来的历代君主专制统治者提供了理论方法,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主张“以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