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ID:9415612

大小:10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30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_第1页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_第2页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_第3页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_第4页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的多层面的内涵,对德育的任务形成初步的认识2、了解德育的内涵,初步形成不同的德育内容要有不同的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意识3、了解当前德育的困境,激发研究学校德育的兴趣与热情。4、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状况和改革的方向。教学重点:道德的多层面的内涵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影响教学难点:初步形成不同的德育内容要有不同的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意识课时安排:4学时第一节道德和品德一、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一)道德的定义:中国古代对“道德”的界定: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指“道”与“德”的

2、关系。孔子(《论语·述而》)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定义: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二)道德的类型:道德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第一、以人们生成道德的社会生活

3、内容可分为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第二、以人们的道德行为影响的对象分为公德、私德。公德:简单地说,社会公德一般是指影响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它是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它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距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

4、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德私德:指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的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等的道德规范。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梁启超把公德定义为“人人相善其群”,把私德界定为“人人独善其身”。[例如]“你有困难我来帮助你!”——私德;“保护环境卫生”“遵守交通规则”——公德18我们耳熟能详的对一个人的夸奖是“这个人为人不错”、“人挺好”、“挺好打交道”等等,都是指的私德;年终考评,组织部门考察,背靠背打分数、谈话,真正起作用就是这把尺子。亲戚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

5、、朋友之间概莫例外。公德、私德是有重大区别的,但在个体身上,往往有“一身而二任”,既有公德和私德的相互重迭、又有各自区分的状态。视情境不同,侧重、突出点不同。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最基本的要求。离开社会公德而孤立地去谈论私德,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德的作用也高于私德,它发挥着维护国家的稳定、公正、扬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如何恰当地评价他人或自我评价,首先应该从能否遵守公德开始,不能重私德而轻公德。重私德而轻公德,其表现是过分诉求于个人,而对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6、建设下功夫不多。我国古代一直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这种道德思维的表现。重私德而轻公德的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公德教育。一方面,它导致对受教育对象个人行为干预过多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它导致对社会应有的体制、机制、法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忽视和放松。其结果必然把某些人的道德品质所产生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个人修养,从而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和责任,使社会公德教育效果受到弱化。私德和公德是两个不同的道德范畴,现如今评价一个中国人的标准和尺度是私德,而不是我们大道理中的公德。中国古人强调私德,而公德却极

7、少有人问津。[费孝通:“差异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有人关心,整个社会普遍缺乏公德心。]古人所教的道德,私德居十之有九。梁启超论私德时就说:“故养成私德,而德育之事思过半焉矣。”其原因就在于,“公德者私德之推也”。“推”,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将心比心。只要“能近取譬”,公德便水到渠成。所以,说古代不思考公德问题,不是公允的评价。毋庸置疑,他们对公德建设的贡献,正是蕴含于私德建设之中。(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私德出发)第三、(在私德)以规范实现的

8、难易程度分为常人之德、圣人之德。常人之德:一般人都比较容易执行的道德规范——不损人利己;圣人之德:一般人不是太容易执行的道德规范——大公无私、先人后己[道德理想][例如]孔子训徒。春秋战国时,鲁国有一项政策规定,外出的鲁国人如遇到别国的鲁国奴隶,可以先行赎回,回国后再到国库领取赎金并受到相应奖励.孔子的一个学生在赎回了奴隶后,没有声张也没有领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