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肾癌52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肾癌52例临床分析小肾癌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直径〈3cm小肾癌患者,其中,体检发现40例(76.9%),腰部酸痛10例(19.6%),血尿2例(3.8%);48例行超声检查,52例行CT检查,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51例术前诊断为小肾癌,准确率98.0%,5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目前无癌存活51例,术后存活超过5年34例。结论:超声、CT以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肾癌的主要手段,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肾癌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小肾癌;
2、诊断;影像学检查;治疗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641-03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小肾癌是指肿瘤直径〈3cm的肾恶性肿瘤[1],临床上发现和诊断比较困难。我院自1993年5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小肾癌患者5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肿瘤直径均〈3cm,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4岁;无明显临床症状40例(76.9%),苴中包括镜下血尿8例(15.3%);腰部酸痛10例(19
3、.3%),血尿2例(3.8%);肿瘤位于左侧28例,右侧24例。1.2影像学检查:48例行B超检查,呈低回声表现24例(50.0%),中等回声9例(18.8%),高回声表现14例(29.1%),无回声1例(2.1%),回声团块均为类圆形,边缘较清晰,其中高度怀疑肾癌38例;52例全部行CT检查,46例(88.5%)在平扫时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6例(11.5%)表现为高密度,增强扫描时47例呈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高度怀疑肾癌47例;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表现为供血小动脉增粗,肿瘤血管迂曲紊乱呈网状等改变,均高度怀疑肾癌;16例行I
4、VU检查或逆行尿路造影,1例显示肾盂充盈缺损,高度怀疑肾癌1例。小肾癌影像学检查情况见表1。1.3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常规切除Gerota筋膜内肾脏、肿瘤、肾周围组织,尽可能切除上段输尿管、肾蒂淋巴结及紧贴肿瘤组织的腹膜,肾上腺根据病变情况不作常规切除,30例行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范围,左侧为肾蒂周围,腹主动脉前方及外侧淋巴结;右侧包括肾蒂周围,腔静脉前方及外侧淋巴结;4例行肿瘤剜除术,术中将肿瘤组织完全剥离,并切除肿瘤组织周围1cm正常肾组织;1例术前误诊为肾囊肿,行囊肿切除术。2结果52例
5、患者屮肿瘤大小1.5〜3.0cm,平均2.4cm。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50例,颗粒细胞癌2例。30例行淋巴结清扫患者均未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Robson分期:I期42例,II期10例。术后17例患者接受IL-2或IFNci免疫治疗,所有患者定期每年行超声或CT检查,随访时间8~140个月,无癌存活51例,术后存活超过5年34例,其中1例术后6年死于脑转移,术后存活超过10年4例。3讨论典型的肾癌表现为疼痛、血尿、包块,但小肾癌常不具备这些典型表现,发现和诊断小肾癌有一定的困难。本组52例小肾癌患者中出现典型症状的仅12例(23.0%)
6、;40例(76.9%)表现为无明显症状,临床上称Z为偶发癌,其屮20例为健康体检发现,8例为镜下血尿而行超声或CT检查发现,12例为其他疾病如腹部疾病、冠心病等行超声或CT检查发现。小肾癌超声表现…般呈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正常肾血管紊乱,瘤体内出现相对少血供区,但部分表现为高刨声,内部组织凹声均匀,与肾良性病变难以鉴别,本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9.2%,9例误诊为肾错构瘤,1例误诊为肾囊肿。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等特点,本组40例无症状患者屮38例由超声检查首先发现,因而,大量健康人群进行肾癌普查可首选超声
7、检查CT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在增强扫描时能清楚地显示病灶内的形态结构及与周围组织Z间的关系,可以显示出直径0.5〜1.0cm甚至更小的肿瘤⑶。木组病例中,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诊断肿瘤最小直径为1.5cm,增强后47例在皮质期强化明显,而在实质期强化明显减退,均低于正常肾实质的强化,具有恶性肿瘤特征性“快进快岀”征象,诊断准确率为90.3%,5例超声诊断为良性肿瘤的具有此征象,得到了正确诊断。4例与良性肿瘤仍难以鉴别,其中1例患者CT检查提示肾脏体积增大,肿块增强不明显,由于患者曾有腰部外伤史,考虑外伤
8、后血肿机化而未提示肿瘤。此外,1例误诊为肾囊肿,平扫CT值密度极低,增强后无强化。本组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DSA)检查,包括超声、CT难以鉴别肿瘤性质的4例患者,均表现为供血小动脉增粗,局部呈动脉瘤样扩张,肿瘤血管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