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临床研究林玉芬刘青屮文摘要:文章对2010-2011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比研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冠心病的正规ABCDE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又加服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对H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明显减轻,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与牛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疗效,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键词:冠心病抑郁焦虑盐酸帕罗西汀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捉高和寿命的
2、延长,冠心病患者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在住院的心脏病患者中冠心病所占比例,也随年代不断增加,以我国上海两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50年代为6.87%,60年代为15.71%,70年代为26.03%,80年代为26.8%,90年代为39.18%[11,而冠心病患者在出现躯体疾病的同时,常常产生情感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⑵,故在临床治疗上,不但耍重视冠心病的治疗,而R要重视抑郁、焦虑的治疗,只有二者同治,才能全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笔者于2010-2011年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
3、焦虑的患者12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120例,其中男30例,女90例,年龄(40-65)岁,平均55岁;发病时间0.5年〜4.0年,平均2.5年。其中心悸症状100例,乏力84例,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78例,出汗52例。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屮治疗组有心悸症状50例、乏力50例、对口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40例、出汗26例,对照组有心悸症状50例、乏力34例、对口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3
4、8例、出汗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例数心悸乏力对F1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出汗治疗组6050504026对照组60503438261.2入选标准(1)临床表现为心悸、乏力、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出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其症状发生与精神因素(紧张、受惊、情绪激动等)有关。(2)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狭窄率小于70%。(3)经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促甲状腺释放激索(sT
5、SH)、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彩超检查基木止常。1.3排除标准(1)排除有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存在。(2)24h动态心电图提示有频发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其他心律失常的排除在外。1.4方法对照组按冠心病的正规ABCDE方案治疗⑷,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赛乐特片,开始每HlOmg,早餐时顿服,服用3天后若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如恶心、嗜睡、口干、头晕等,加量至每H20mg,治疗期间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每□最大量不超过60mgo两组病人均进行综合心脏康复计划(CR)及
6、有关解释,以树立战孔疾病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消除发病的心理因素,I佃冃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影响心肌药物。1.5疗效评定标准以心悸、乏力、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出汗的缓解作为指标进行统计,其中经过治疗2个月上述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有关自觉症状较同时间内发作频次减少或发作持续时间有所缩短的为有效;症状与同期无明显改善的为无效。1.6统计学处理采用屮检验。(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两组心悸疗效比较治疗组心悸50例,显效42例(84%),有效4例(16%),无效0例;对照组心悸50例,显效20例(
7、40%),有效28例(56%),无效2例(4%),两组比较其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心悸症状疗效观察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显效率—治疗组~~50424684%对照组502028240%2.2乏力疗效比较治疗组乏力50例,显效12例,有效38例(76%),无效0例。对照组乏力34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5&8%),无效4例。两组比较其有效率差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治疗组与对照组乏力症状疗效观察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01238676%对照组3410204
8、58.8%2.3对仃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疗效比较治疗组对口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40例,显效34例(85%),有效4例(10%),无效2例(5%)。对照组对口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38例,显效18例(47.4%),冇效20例(52.6%),无效0例。两组比较其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