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

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

ID:44295351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_第1页
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_第2页
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_第3页
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呃逆的临床治疗观察摘要本文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论述了呃逆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及治疗。重点论述了运用针灸治疗呃逆的取穴及注意事项等。关键词呃逆针灸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75病因病机呃逆,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中医认为属胃失和降,逆气冲出喉间所致。针灸疗法作为治疗本病的重耍手段,在临床中广为应用。从中医学讲,呃逆之病因。明代张介宾称:“总由气逆”,其发生主耍是胃气上逆所致,胃居中焦,上贯胸膈,主纳降,其气以下行顺,若因阴虚上火,劳役

2、伤脾,痰浊闭塞,寒邪入隔,肝气犯胃,久病体虚等,以致火动于中,冲逆而上,皆可为呃,故治疗上总以和胃降逆为主。虚证多市正气亏虚,邪气入里,而实证多正气不虚,邪气太盛,故祛邪为主单取呃逆穴的疗法,对实证患者疗效较好。从现代医学讲,呃逆多因胃部病变,横膈膜发生痉挛性收缩而致,该神经的浅支在T❷8棘突下经过,而呃逆穴在该神经的分布区域内,即循经取穴,调畅经气,增强脏腑之气运行,从而起到降逆作用。分型西医:一般性呃逆和中枢性呃逆。①一般性呃逆,在急食饱餐,风冷入口之后,而出现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且不治自愈者,

3、一般不为病态。②中枢性呃逆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症状,是rtr丁中枢性病变如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等致呃逆中枢受激惹,使其呈浅抑制或浅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膈肌间歇性痉挛呃逆往往呈顽固性发作,临床上有吋难以控制,频繁呃逆常干扰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影响气体交换,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下降,加重脑水肿,甚至影响患者的预后。中医:胃中寒冷型: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月完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食欲减少,口不渴,苔白润,脉迟缓。胃火上逆型:呃逆声音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

4、黄,脉滑数。气滞痰阻型:呃逆连声,上冲胸胁,胀闷不舒,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剧;纳减,恶心暧气,肠鸣矢气;苔薄腻,脉弦而滑。脾胃阳虚型: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口,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口,脉沉细弱。胃阴不足型:呃声短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口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而干,脉细数。治疗针灸治疗:中医认为呃逆的发生多由过食生冷、辛辣,恼怒、忧思、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或大病久病之后,耗伤中气等,使胃气上逆,动膈而成。与脾、胃、肝、肺、三焦等脏腑关系最为密切。①单穴治疗:膈俞:

5、膈俞与肠相应,能和胃宽胸、利膈镇逆。故针刺双侧膈俞穴,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强调针尖须抵胸椎横突为宜,勿行提插捻转,得气后双手把持针柄贯气,使酸麻胀感向前放射为佳,留针半小吋。②气海或关元:久病元气亏乏,气失摄纳。关元乃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阴之会,三焦元气之所出气海为先天之气汇聚之处,两穴功能相似,故针Z有调冲固摄Z功,气得以归元。操作:迅速刺入皮下,先缓慢下插直入地部,重提轻按行针6次;再上提至人部,重提轻按行针6次;再上提至天部,重提轻按6次;然后将针缓慢下插直入地部,如此重复操作6遍,最后摇大针孔

6、,缓慢出针,不闭针孔。③合谷:让患者取坐位,在合谷穴周围压痛点,如无明显压痛,则在合谷穴施术进针得气后令患者意守双涌泉穴,施以捻转,实泻虚补,留针30分钟。④天突:天突穴系阴维脉与任脉Z会,具有调节诸阴经的作用,能宽胸和胃,和气降逆。按压天突穴十五分钟,效果良好。针灸配伍治疗:胃中寒冷: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脱、关元、胃俞、章门、脾俞,兼吐酸水或清水者,加梁门。针用泻法加灸。胃火上炎: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合谷、内庭、公孙,口干、口苦者加陷谷。针用泻法。气滞痰阻:天突、膈俞、内关、足三

7、里、侠溪、期门、太冲、眩晕者加风池,百会。针用泻法。脾胃阳虚: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皖、脾俞、胃俞、气海,腰膝酸软发凉已见肾阳虚象者加灸关元。针用补法加灸。胃阴不足: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胃俞、中皖、太溪,不思饮食者加太白下胶。针用补法。耳针疗法:针刺耳穴:交感、神门、皮质下、膈、胃、脾,并加电脉冲,留针30分。水针疗法:用维生素B❷1、B❷6封闭足三里或用阿托品硫酸盐于足三里或内关注射,每FI1次。指针疗法:指压鸠尾穴或翳风穴或攒竹穴,效果显著。灸法:用艾条灸隔俞、脾俞、胃俞、屮院、足三里

8、,每穴各灸10分钟,每日1次,或用隔姜灸治疗呃逆,效果明显。咽部催吐法:用咽部催吐法治疗呃逆。其方法是以压舌板压稳舌体,用棉签轻轻刺激咽壁及悬壅垂,使患者产纶呕吐反射,反复操作3次。刺激膈神经:即在膈神经循行的部位,选择1〜2点进行针刺,以刺中膈神经为宜,宜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下方1横指处进针,效果良好。其他疗法:呃逆轻症,可用如下方法治疗,也可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疗效。刺鼻取提法:以操此鼻嚏作而呃逆已。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