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伊立替康联介卡培他滨1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摘要】H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23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化疗。具体方案为:CPT-11150mg/m2静滴,dl;卡培他滨850mg/m2a服BID,dl-10;以14d为1个周期。3个周期(6周)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8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为26%,疾病控制率
2、6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3.8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和恶心呕吐,III/IV度发生率分别为17%、9%和9%。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冇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仇可控制,值得深入研究。【关键词】胃癌;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学治疗伊立替康(CPT-11)是一•种S期依赖的售树碱类衍牛药物,能够特界性地抑制拓扑界构酶I,阻止拓扑异构酶I对断裂DNA链的修复,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o卡培他滨是氟尿唏呢类衍生物。二者均为对胃癌治疗有效药物。我科应用
3、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23例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34飞8岁,中位年龄53岁;KPS评分N60分,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均无化疗禁忌证,入组时距离末次化疗时间间隔4周以上;其中低分化腺癌14例,乳头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5例,卬戎细胞癌1例;均有不能切除的原发灶、复发或转移灶,至少有1个可测量的病灶。其中一线化疗使用亚叶酸钙+氟尿I密喘+紫杉醇10例;亚叶酸钙+氟尿n密唳+草酸钳5例;紫杉醇+草酸钉
4、
5、8例。1.2治疗方法CPT-11150mg/m2静滴,dl;卡培他滨850mg/m2口服BID,第PIO天;以14d为1个周期。3个周期(6周)评价疗效。每周期化疗前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每6周进行影像学检查和CEA测定。化疗期I'可密切观察毒副反应,必耍吋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如出现III、IV骨髓抑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了(G-CSF)治疗。全部病例进行安全性评价。1.3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价标准每6周按REC1ST标准评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
6、,稳定(SD),进展(PD),以CR+PR计算缓解率,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冇效者4周后再次确认。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B治疗开始至肿瘤病灶出现进展的时间。生存期为治疗开始至死亡或失访的时间。毒性评价标准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TIV度。2结果2.1治疗效果全组23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O例,PR6例,SD8例,PD9例,总有效率26%,疾病控制率61%。中位TTP3.8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2.2毒副反应全组23例患者共完成98个周期化疗(中位疗程数为4.2
7、6)。主要的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和恶心呕吐,多数为I~1【度,几均为可逆性,经对症处理或停药示恢复,无化疗相关性死亡。治疗中毒副反应见表k表1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n二23例)不良反应IIIIIIIV发生率%恶心、呕吐522039迟发性腹泻312026急性胆碱能综合征11009中性粒细胞减少652265血小板减少10004肝功能异常210013脱发300013手足综合征210013口腔溃疡3110223讨论对于不能手术或出现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荟萃分析[2]
8、显示,姑息性化疗校最佳支持治疗使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61%(IIR二0.39,P<0.00001)o因晚期胃癌无标准化疗方案,原则上一线治疗未川过的药物均可作为二线治疗的选择。伊立替康联合氟丿永唏唳类是合适的选择[3-5]o在晚期肠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伊立替康联合氟丿求n密碇双周方案(EOLFIRI方案)的使用,使疗效和毒性冇一个较好的平衡。胃癌二线治疗的研究也多采用双周方案。考虑到体质的原因,亚洲国家多选择将伊立替康的剂最降低为150mg/m2[4,5]。卡培他滨属于5~Fu的前体药物,在
9、胸W磷酸化腮(TP)的作用下转变成5-FU而起作用,肿瘤组织中TP含量高[6],因此与止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将有更高5-FU浓度[7],起到靶向化疗作用。多项动物实验表明,伊立替康可上调肿瘤纽织内TP酶表达,从而增加卡培他滨抗肿瘤效应。两者联用具冇协同增效作用。木组患者采用CPT-11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总有效率为26%,疾病控制率61%,中位生存期6.9个月。而2010年发表于《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