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6607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肠套叠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肠套叠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I2i【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肠套叠患儿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经过空气灌肠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愈率100%o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降低手术治疗的几率,避免误诊漏诊。【关键词】小儿;肠套叠;临床特点;诊疗肠套叠是由于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1]。婴幼儿肠套叠多为
2、原发性,对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本文从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套叠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现有体会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套叠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B超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确诊为肠套叠,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在5月-5岁,非手术治疗中<6月2例,6月-1岁22例,1岁-3岁13例,3岁-5岁2例。手术治疗中<6月2例,1岁1例。1.2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出现不同
3、程度的腹痛,急性者突发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48例患儿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例患儿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1例患儿无呕吐,47例患儿在发病6-12小时出现血便,3例患者在12小时后出现便血,48例患者在右上腹季肋下触及包块,48例患儿全身状况较好,无全身中毒症状,2例患儿出现出现急性肠坏死,全身情况差,明显的腹胀、腹肌紧张、压痛。1.3治疗方法47例患儿诊断明确,全身状况较好,无腹胀、腹水、腹肌紧张和压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均采用了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后无复发,复位时亦无穿孔发生。1例1岁患者因病程较长,超
4、过48小时,全身状况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2例小于6月患儿出现出现急性肠坏死,全身情况差,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无复发。2结果2.IX线表现X线主要看到套叠头的软组织块影,透视下空气灌肠X线主要看到注入空气使肠管充盈扩张,气体到达套叠部位时可见杯口阴影,可清楚地看到套叠的软组织块影,多位于升结肠、结肠肝区,横结肠[2]。继续注入空气,则可见套叠的软组织从结肠向回盲部退缩,软组织影消失,气体进入小肠。2.2灌肠复位结果47例患儿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后停止哭闹,腹部原有的包块消失,无腹膜刺激征,拔出
5、肛管后排出大量带臭味的黏液血便和黄色粪水[3],给予口服活性炭后6-8小时有炭末排出,表示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100%o2.3手术治疗结果3例患儿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及肠套叠的病理变化选择适用的手术方法,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手术成功率100%。3讨论3.1临床特点3.1.1发病年龄小急性肠套叠多见于1岁以内,本组1岁以下有27例,但新生儿罕见[4]。慢性多见于年龄较大者,且病程较缓慢。3.1.2主要症状是血便血便出现早,85%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且量多,次数频繁,部分患者血便呈果酱样。2.1.3
6、腹部体征有诊断意义可在右上腹触及蜡肠样肿块,腹部压痛不明显,出现肠坏死则腹胀、腹肌紧张明显,包块触不到。3.1.4灌肠复发率高5%-8%患儿在灌肠后可复发,本组患儿因治疗及时,全身状况较好,47例患儿均复位成功,无复发。2.1.5易误诊漏诊部分患儿因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5]:①急性痢疾:大便次数多,含有黏液,浓血,里急后重,多伴有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粪常规检查可见较多的白细胞,细菌培养阳性。②梅克尔憩室出血: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的大量血便。③过敏性紫瘢:虽有阵发性腹痛,
7、呕吐、便血,有时在左右下腹因肠管水肿、出血、增厚可触及肿块,主要症状有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严重者有肾损害。④蛔虫性肠梗阻:在脐周及脐下可见条状肿块,多为年长儿。以上疾病可同时合并肠套叠,因此,在诊断时应全面细致检查,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3.1.6严格把握治疗时机急性肠套叠一旦确诊应立即复位或手术治疗,由于大多患者首先就诊于儿内科,常常错失治疗的最佳时间,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创伤大,心理负担重。3.2病因腹泻是肠套叠不容忽视的诱因[6],常在春秋季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1],病毒感染导致肠道正常
8、节律紊乱,肠壁增厚,回肠末端淋巴结增生,致使肠蠕动增强,肠管顺方向套叠。急性多见于婴幼儿,与患儿回盲部的肠系膜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有关。3.3治疗3.3.1非手术治疗病程在48小时内,全身状况较好,无并发症者在确诊后立即进行复位。复位方法有: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钦剂灌肠复位,目前最常用的是空气灌肠,文献报道[7]治疗性灌肠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严格控制发病时间<24h,同时结肠注气压力应严格控制在120mmHg水平。本组47例患者在全面细致评估后均采用X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