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

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

ID:44002424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_第1页
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_第2页
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_第3页
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和式太极拳传承的剖析摘要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之一,广受大众喜爱。和式太极拳历经数代传人的发展,已成为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但是,其在中国各种传统太极拳的发展中有着显著的不足与缺陷,对此,从其传承者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入手,对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这种传承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对其未来的传承进行思考。关键词和式太极拳传承主流当下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它不仅在东方文化,而且在西方文化中都有它独特的魅力。然而,文化的全球化,导致中国儒家文化受到西方文

2、化的冲击,使其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中国传统体育也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一的和式太极拳,该如何立足于中国传统太极之林中,其发展与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和式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和式太极拳的形成和式太极拳其鼻祖和兆元(1810—1890),中医传家,15岁时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深的陈清平拳技精要。和兆元以中医理论、理学、道家学说来引导和规整拳架,创编出走架轻灵圆活、柔顺自然、不同于陈清平拳架的新拳架。因拳架强调体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活之体,来润养体内浩然之气,称为“和式

3、太极拳”。(二)和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人不收外姓之徒,其子润芝、勉芝及长孙庆喜均得其真传。长子和润芝自幼随父习武,兼承家传中医,传拳于子庆喜等。长孙庆喜兼得父亲及祖父亲传,技艺超群,是和式太极拳传承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并打破了不外传的传承方式,在促进和式太极拳的传播的过程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庆文长子和学信,得承和氏家传,并传于子侄。和庆台曾在上海传播和式太极拳,为和式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努力不辍,传拳于子和保龙、和保国。和式太极拳自创始至今,历经数代人的探索努力,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已传及海外,成为

4、继陈、杨、武、吴、孙之后太极拳的第六大流派[2]二、和式太极拳的传承方式(一)和式太极拳的血缘传承1・和式太极拳血缘传承的优势从传承关系看,在血缘性质的宗族制度的维持下,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规定性。和式太极拳作为家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给继承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中医理论通于易经,而太极拳理论也来源于易经,这样的传承方式为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和式太极拳血缘传承的劣势和式太极拳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该拳形成的过程中,创始人对其技击特点理论没有系统整理,只是通过口耳相授,陈旧观念

5、的束缚,使传承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使后人不能领略其真正精髓所在,导致在传承中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和价值。那么,血缘传承方式就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式太极拳的地域传承1•和式太极拳的地域传承的优势和式太极拳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发源于河南温县,在该区域的形成与传承有着独特的形式,这些都与它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也是当地人们适应与改造环境的一种体现。现在,和式太极拳在温县赵堡镇广为流传,这对和式太极拳的研究与发展自然有更好的传承,可以保持它原有的特点和原汁原味的特色。2.和式太极拳的地域传承的劣

6、势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仅仅拘谨于某个区域的传承与发展,发展的道路就会越来越窄,最终导致该种文化的消逝。所以想更好的使某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应扩大传播范围,与世人分享该优秀文化。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它独特的区域性,如不能扩大范围传播与发展,很可能导致其精髓的流失,失去原有魅力,最终会使它成为传说。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和式太极拳的发展方向全球化是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达到的目标,也是未来文明存在的文化,它表明世界是多元性或多样性共存的。[3]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已成为全球化意义上最显

7、著的文化发展成果。作为中国武术的一枝奇葩,在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等方面给人类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今六大太极门派的争奇夺艳,充分显示太极拳的无限魅力。特别是和式太极拳的名家大师,奉献自己毕生心血,系统完整的继承太极拳的精髓。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传统武术的发展要顺从形势而发展。传统武术的保护者,在对其传统武术认可的价值观的驱动下,贬评现代武术的发展。认为武术的存在就应是全面地继承祖宗和世袭下的、保持原封不动模式的武术;但却忽视和否认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会不断地变革这一存在着的真理,创新才

8、是发展传统武术的唯一途径。四、结语(一)和式太极拳传承家族化依然严重,不利于和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创新;和式太极拳的地域的局限性仍是其发展的绊脚石。(二)和式太极拳应广招门徒、培养精英、发扬传统以利创新;与地方学校联合培养以及开展相关的高层次太极拳交流活动等,使其更好的弘扬与发展。参考文献:[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